邁入5nm時代!高通發(fā)布第4代驍龍汽車數(shù)字座艙平臺
從制程工藝來講,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要遠遠領先于車載芯片。但在昨晚,這一局面發(fā)生了改變。
高通發(fā)布了第4代驍龍汽車數(shù)字座艙平臺,并帶來了全球第一款5nm汽車芯片,為下一代汽車架構演進指明方向。
據(jù)介紹,第4代驍龍汽車數(shù)字座艙平臺不僅搭載了業(yè)內最先進的5nm工藝,還采用了第6代高通Kryo CPU、高通Hexagon處理器、多核高通AI引擎、第6代高通Adreno GPU以及高通Spectra ISP,媲美旗艦手機SoC驍龍888。
高通表示,在高復雜性、成本以及對中央計算整合性能的需求驅動下,汽車數(shù)字座艙正在向區(qū)域體系電子/電氣(E/E)計算架構演進。
第4代驍龍汽車數(shù)字座艙平臺是高性能計算、計算機視覺、AI和多傳感器處理的中樞,提供三檔層級,包括面向入門級平臺的性能級(Performance)、面向中層級平臺的旗艦級(Premiere)以及面向超級計算平臺的至尊級(Paramount)。
功能層面,第4代驍龍汽車數(shù)字座艙平臺支持多個ECU和域的融合,包括儀表盤與座艙、增強現(xiàn)實抬頭顯示(AR-HUD)、信息影音、后座顯示屏、后視鏡替代(電子后視鏡)和車內監(jiān)測服務。
此外,還提供視頻處理能力,支持集成行車記錄與監(jiān)視功能。
除了強悍的性能,其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三個層級均采用相同的軟件架構和框架,可降低開發(fā)復雜性、縮短商用時間,同時幫助汽車制造商為不同汽車層級提供一致的用戶體驗并最小化其維護成本。
另外,該平臺還支持高通車對云服務的Soft SKU功能,可通過OTA升級讓消費者在汽車整個生命周期持續(xù)獲取最新特性和功能。
目前,高通已經獲得全球領先的25家汽車制造商中20家的信息影音以及數(shù)字座艙項目,訂單總估值超過80億美元。
據(jù)悉,第4代驍龍汽車數(shù)字座艙平臺主要亮點如下:
1、高性能計算:
第6代Kryo CPU提供下一代汽車數(shù)字座艙計算所需的能力和性能。
2、豐富的圖形圖像和多媒體支持,沉浸式車內體驗:
最新一代Adreno GPU支持高性能低功耗圖形圖像、視頻及顯示處理單元,可渲染多個高分辨率顯示屏,提供可視化3D圖形圖像,駕乘者能夠在不同顯示屏上體驗娛樂內容。
乘客既可以在不同顯示屏上共享相同的娛樂體驗,也可以獨享自己的高分辨率顯示屏和媒體內容。
全新平臺采用增強型像素處理功能,支持多路高清攝像頭接入,經過拼接和處理可支持車內或汽車周圍環(huán)境的可視化。
此外,全新平臺可通過串行接口支持高達16路的攝像頭接入,并可通過以太網接口支持更多攝像頭。
3、高度直觀的AI體驗:
先進的AI引擎,支持駕乘者的個性化設置、車內虛擬助理、自然語音控制、語言理解、駕駛員監(jiān)測、駕乘者識別,以及自適應人機界面。
AI引擎支持系統(tǒng)持續(xù)學習并適應駕乘者偏好,不僅覆蓋媒體或信息影音內容,還包括汽車控制功能,如座椅和后視鏡位置、HVAC(空調控制)、不同座椅的溫度個性化設置、音頻內容及音量偏好,為駕駛員提供符合其喜好和車輛氛圍的交互界面。
4、情境感知和安全增強功能:
面向智能、免干擾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包括車內監(jiān)測、兒童和駕乘者識別,以及通過物體檢測功能提升路側安全的超高清環(huán)視監(jiān)控。
5、沉浸式音頻:
針對每位用戶定制的個性化多音區(qū)、清晰的車內通信以及主動降噪與回聲消除,可提供引擎和道路噪聲抑制功能。
6、連接支持:
預集成Wi-Fi 6和藍牙5.2,支持熱點、高速游戲以及無線Android Auto等手機鏡像技術。
7、車載網聯(lián)和蜂窩車聯(lián)網(C-V2X)支持:
預集成支持C-V2X技術的高通驍龍汽車5G平臺,提供針對無縫流媒體傳輸、OTA升級和千兆級上傳與下載功能所需的高帶寬。
據(jù)悉,第4代驍龍汽車數(shù)字座艙平臺計劃于2022年開始量產,汽車開發(fā)套件預計于2021年第二季度準備就緒。
作者:朝暉來源:快科技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lián)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shù)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3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4 一文看全:中國智能電動部件企業(yè)“圍攻”慕尼黑
- 5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6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7 名爵翻身把歌唱?搭載半固態(tài)電池,全新MG4大定39分鐘破萬
- 8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9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shù)據(jù)從哪里來?
- 10 “紅!笔袌鲆廊挥行隆盎印保2025成都車展重磅SUV全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