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智能車賽道資本寒風依舊,融資金額不到去年1/3
智能駕駛上下游產業(yè)鏈成為資本關注的焦點。
作者 | 萬博
2023年開年第一月,作為智能汽車行業(yè)晴雨表的資本市場,表現如何?
據《賽博汽車》 不完全統計,1月份行業(yè)發(fā)生融資事件12起,累計披露融資金額超過25億元,同時還有3家國內公司傳來IPO的進展。
從具體的細分賽道來看,高階智能駕駛馬上迎來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落地,所以智能駕駛背后的產業(yè)鏈成為大熱門,比如激光雷達、視覺傳感器以及計算芯片等等。
壞消息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資本市場寒冬仍在繼續(xù),今年1月份行業(yè)的融資事件僅為去年同期的1/2,披露融資金額只有去年同期的1/3左右。
具體情況,一起來看。
01
投融資事件12起,披露資金超過25億元
12起投融資事件中,智能駕駛產業(yè)鏈上的公司受到了最大程度的關注,投融資事件超過當月總數的1/3,具體來看,在這個細分賽道中拿到錢的企業(yè)有5家。
2023年1月6日,企查查顯示,蘇州識光芯科技術有限公司發(fā)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百度關聯公司三亞百川致新私募股權投資等,同時公司注冊資本由1495萬人民幣增至約1656.3萬人民幣,增幅約10.7%。識光芯科成立于2021年4月,是一家激光雷達芯片制造商。
在此之前,識光芯科已經完成了包括天使輪和Pre-A輪在內的兩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億元。業(yè)務進展上,識光芯科已經獲得了來自頭部Tier 1和機器人等終端客戶的訂單。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識光芯科將進一步加快已有芯片的量產,以及下一代面陣芯片的研發(fā)。
2023年1月11日,智能視覺解決方案提供商中科慧眼宣布完成C1輪融資。本輪投資由中鼎股份與訊飛海河基金領投,堯誠集團及安東集團跟投,資金將主要用于關鍵技術攻關研發(fā)、高端人才引進以及市場營銷服務體系優(yōu)化。
據悉,中科慧眼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致力于自動駕駛視覺傳感解決方案的研發(fā)落地。截止到目前,中科慧眼已經完成了7輪融資,累計披露融資金額4億元左右。
目前,中科慧眼基于雙目立體視覺技術,在業(yè)內首推路面預瞄系統,可以支持多種主流車載域控制器平臺及獨立算力處理單元,該產品現在已實現多項前裝定點。
2023年1月28日,北科天繪獲得惠友資本、國聯通鑠和泓松資本的投資,完成股權結構優(yōu)化,資金將致力于激光雷達量產和規(guī)模化應用。
公開信息顯示,北科天繪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激光雷達供應商,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兼具測量和導航兩大類激光雷達研制能力的公司。其業(yè)務涵蓋汽車電子和數字孿生兩個業(yè)務群,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è)”。
業(yè)務方面,目前,北科天繪自主研發(fā)的CK128固態(tài)激光雷達已經通過頭部汽車企業(yè)的車規(guī)符合性驗證。
2023年1月31日,矽杰微電子宣布完成新一輪增資,本輪增資由陽光融匯資本獨家投資。本輪募集資金將用于加快公司在上述領域的業(yè)務拓展,同時加強國內供應鏈的布局,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矽杰微電子成立于2016年11月,主要致力于毫米波雷達芯片及技術開發(fā),產品應用領域包括汽車、工業(yè)、消費等多個行業(yè)。
2017年,矽杰微電子開發(fā)出國內第一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集成度24GHz雷達SOC,目前其主要產品包括一系列的24GHz和77GHz的毫米波雷達芯片。
2023年1月31日,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服務商福瑞泰克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中交藍色基金、清研資本、云享烏鎮(zhèn)戰(zhàn)略布局投資,泰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這是福瑞泰克在去年11月近億美元B輪之后的又一筆戰(zhàn)略融資。至此,福瑞泰克在B輪系列融資額累計已近10億元人民幣。據悉本輪融得資金,將用于福瑞泰克面向高階智能駕駛的產品迭代,推動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商業(yè)化落地。
作為國內漸進式自動駕駛落地方案的主要玩家之一,福瑞泰克目前已經完成了從產品開發(fā)到量產落地的數據閉環(huán)。其產品也在多家車企的量產車型中得到搭載。
據悉,截至到目前,福瑞泰克合作的車企品牌超過40家,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搭載車型超過100款,2023年量產上車將達數百萬套。
智能駕駛之后,與智能駕駛相關的底盤集成領域,也頗受資本青睞,在1月份的投融資中,獲得3起融資,主要有3家企業(yè)。
2023年1月3日,智能轉向系統供應商擎動轉向宣布,已于近日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長新致遠資本、美御資本、浩數創(chuàng)投、順聯資本,資金將主要用于擎動轉向的冗余型電驅動單元、R-EPS以及線控轉向系統等核心產品的研發(fā)和高端研發(fā)人才的引入。
公開資料顯示,擎動轉向成立于2022年3月,由鄧健擔任董事長&CEO。
第二家公司是一家德國企業(yè),2023年1月4日,據臺媒報道,鴻海旗下鴻騰精密科技(FIT)宣布,以1.86億歐元收購德國汽車線束PRETTL SWH集團,預計2023年第二季度完成收購程序。鴻騰表示,此次收購可帶來約3.5億歐元至4億歐元的年營收貢獻,擴展鴻騰在電動車關鍵零組件布局。
據悉,PRETTL SWH集團在汽車行業(yè)已經有十多年的經驗客戶遍及傳統車廠與新進新能源汽車廠商,也長期深耕全球大型車用一、二階供應商。
鴻騰表示,此次收購可帶來約3.5億歐元至4億歐元的年營收貢獻,擴展鴻騰在電動車關鍵零組件布局。
2023年1月16日,據36氪報道,線控底盤供應商上海濟馭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內自動駕駛科技公司縱目科技領投,佐譽資本和漢橋資本跟投,翊宙資本和博池資產追投。本輪融資將用于技術團隊擴容、產品迭代、市場開拓和產線建設。
公開信息顯示,濟馭科技成立于2020年,專注于無人駕駛線控底盤的研發(fā)和產業(yè)化,致力于做好“無人駕駛的超級跑鞋”。
產品層面,濟馭科技成立以來已先后開發(fā)了閃靈S500、魔毯M3、力牧L6三個平臺系列的多款線控底盤產品,在末端配送零售、園區(qū)物流、端到端市內物流等場景,與客戶進行了深入的場景化打磨。
最后,高階自動駕駛層面,針對特殊場景應用的自動駕駛受人關注,例如農場、礦區(qū)以及干線物流等等。不過本月發(fā)生的2起投資事件都在國外。
首先是英國自動駕駛軟件研發(fā)商Oxbotica,2023年1月11日,據外媒報道,Oxbotica已完成1.4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一方面來自現有股東,包括英國石油公司BP的風險投資部門、工業(yè)技術公司Halma Plc、酒店和娛樂投資機構Hostplus、汽車零部件制造商采埃孚以及騰訊控股。
據悉,Oxbotica成立于2014年,其主要瞄向的市場是面向各類特殊場景,包括礦區(qū)、農場、園區(qū)等在內的通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迄今為止,Oxbotica已累計籌資約2.25億美元。
其次是Waabi,一家干線物流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2023年1月20日,據外媒報道,沃爾沃集團(Volvo Group)旗下子公司沃爾沃集團風險投資公司(Volvo Group Venture Capital AB)宣布向加拿大Waabi Innovation公司投資,以開發(fā)下一代自動駕駛卡車技術。此次投資凸顯了兩家公司共同致力于重新定義貨物運輸方式,并加速部署未來的運輸解決方案。
Waabi成立于2021年6月,創(chuàng)始人名叫Raquel Urtasun,曾在Uber自動駕駛部門擔任首席科學家。公司的技術和場景主要聚焦于卡車物流領域的自動駕駛。在此之前,Waabi還曾獲得過“AI女神”李飛飛的投資。
關于Waabi,還有一件反常的事值得嘮嘮:這家公司是業(yè)內第一家宣稱完全采用虛擬仿真環(huán)境訓練自動駕駛算法的公司,在自動駕駛行業(yè),這可以算是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最后兩家獲得投資的企業(yè),是東風旗下嵐圖汽車以及聚焦汽車信息安全業(yè)務的公司為辰信息。
2023年1月9日,廣東為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國投招商投資,本輪融資將用于支持公司汽車信息安全產品研發(fā)及市場拓展,不斷創(chuàng)新汽車信息安全底層技術。為辰信安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汽車信息安全產品與服務提供商,擁有跨芯片平臺、操作系統及通信協議的基礎安全產品
2023年1月29日,嵐圖汽車科技(東風旗下嵐圖汽車)發(fā)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中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以及贛鋒鋰業(yè)等,注冊資本由 26.1 億元增至約 30.85 億元。此次增資所獲資金將主要用于支撐公司戰(zhàn)略布局,提升企業(yè)競爭力,關注于公司主業(yè)發(fā)展。
作為傳統車企為電動化智能化轉型而成立的新品牌,嵐圖汽車不管是銷量還是行業(yè)影響力,都走得比較坎坷。
就拿銷量來說,2022年全年,嵐圖累計銷量僅有不到2萬輛,相比極氪、埃安等同類型汽車品牌,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也因此,銷量壓力之下,嵐圖在去年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調整,其營銷板塊是重點。據悉,去年年中,嵐圖分別從長城和極氪拉來了余飛和劉展術兩位營銷人才,但從目前來看,好像收效甚微。
02
3家公司傳來IPO進展,威馬汽車擬反向借殼上市
1月份也有部分企業(yè)正式登陸股票市場,或者正在籌備上市事宜,主要有以下3家。
2023年1月12日,港股上市公司Apollo智慧出行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全資附屬公司與威馬控股有限公司訂立收購協議,擬20.23億美元收購威馬控股全資附屬公司WM Motor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的全部已發(fā)行股本,并將通過以每股0.55港元的發(fā)行價配發(fā)288億股代價股份的方式進行結算。代價股份相當于該公司截至該公告日期全部已發(fā)行股本約299.85%。
作為曾經輝煌過但如今淪為二線的造車新勢力,威馬上市征程可謂一路荊棘。
早在2021年年初,威馬先是籌備科創(chuàng)版上市,但一段時間之后就撤回上市申請。之后,折戟科創(chuàng)版的威馬旋即沖擊港股,并在去年上半年提交了招股書,此后便沒有下文,直到去年12月,有媒體發(fā)現,威馬遞交的招股書已經處于失效狀態(tài)。
而在此時,威馬內部資金鏈危機已經擺在了明面上,從去年10月份之后,降薪、裁員等負面消息不絕于耳。所以,威馬此次采用反向借殼的方式上市快速登陸港股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2023年1月18日,據外媒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國內智能駕駛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科技(Black Sesame Technologies)正考慮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可能籌集約2億美元。
消息人士稱,IPO最早可能在今年下半年進行,而黑芝麻智能最早可能在今年第一季度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該公司具體的融資金額和合作銀行等細節(jié)仍有可能發(fā)生變化。
據悉,黑芝麻成立于2016年,其業(yè)務聚焦于自動駕駛芯片及感知算法等等。2022年,黑芝麻在C輪和C+輪融資超過5億美元,估值接近20億美元。
2023年1月18日,據外媒報道,中國激光雷達系統供應商禾賽科技已申請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并提交招股書,欲籌集1億美元。截至2023年2月9日發(fā)稿前夕,禾賽科技成功在美上市,成為國內“激光雷達第一股”。
禾賽科技IPO承銷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信和華泰證券。該公司希望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HSAI。不過禾賽科技沒有具體說明發(fā)行多少美國存托股票,也沒有說明發(fā)行價格。
招股書顯示,其2019年、2020年、2021年營收分別為人民幣3.48億元、4.16億元、7.2億元,2022年前9個月營收為人民幣7.9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2.77%,營收增長趨勢快速增長。
2022年前9個月,禾賽科技的毛利率為44%,較上年同期下降9個百分點。不過,凈虧損方面,去年前9個月其凈虧損為1.6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75億元收窄。
禾賽在這個時間選擇上市,其中也有點奧妙。從資本市場上來看,隨著高階智能駕駛的需求逐漸迎來爆發(fā),激光雷達等傳感器的需求會進一步獲得釋放。
事實上,禾賽科技在這一輪的競爭中,優(yōu)勢位已經非常明顯,根據咨詢公司Yole Intelligence數據,2021年,激光雷達在L4自動駕駛領域的總市場規(guī)模達到1.2億美元,禾賽科技以58%的市占率位列全球第一,在車載雷達市場,2021年禾賽科技占據5%的份額,同樣排名第一。
截至到去年7月,全球車載激光雷達依然是禾賽科技獨占鰲頭,占到市場份額的27%左右。
不過有趣的是,國內激光雷達公司沖擊上市的正在進行中,募資的還在募資,比如速騰,但對比國外,可謂冰火兩重天,激光雷達第一股Velodyne和后起之秀Ouster兩家上市公司宣布合并,抱團取暖,德國公司Ibeo,固態(tài)激光雷達的堅定擁躉者,遺憾破產清算……
同樣的行業(yè)天差地別的境遇,讓人唏噓。
03
供應鏈公司成熱門,國內投資熱度遜于去年同期
從1月份國內投融資的細分賽道來看,自動駕駛相關的產業(yè)鏈公司,諸如傳感器、芯片等企業(yè)是投融資的大熱門,1月該細分領域總共發(fā)生5起投資事件,累計披露融資金額超過2億元。
而在傳出IPO進展的3家公司中,黑芝麻與禾賽科技也都屬于自動駕駛產業(yè)鏈企業(yè)。
這種現象的背后,是高階智能駕駛在主機廠的新產品中逐漸落地商用,各類傳感器、計算芯片將在不久之后爆發(fā)非常大的需求。所以這一細分賽道能在開年就成大熱點,并不令人意外。
除了自動駕駛相關企業(yè)之外,智能汽車底盤集成,包括線控底盤、智能轉向等細分行業(yè)的公司也在1月份拿到了錢,發(fā)生3起融資事件,披露融資金額數千萬元。
時間維度上,我們發(fā)現今年1月份的國內資本市場,還遠未擺脫自去年下半年就蔓延開來的冷淡氛圍。
環(huán)比去年12月,1月份在投資事件的數量上多出5起,但累計披露的融資金額略小于去年12月份。
拋開鴻海(富士康)、Oxbotica以及Waabi這三起國外投資事件之外,國內智能汽車賽道1月份只發(fā)生了9起投資事件,數量遠低于去年同期的18起,累計披露的融資金額也僅有去年1月份的1/3左右。
一方面,始于1月20日的春節(jié)假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yè)的融資節(jié)奏,而更關鍵的另一面是,資本市場對短期內國內經濟大環(huán)境并不是很樂觀,尤其是對于汽車市場,整個行業(yè)都彌漫著悲觀的態(tài)度。
-END-
原文標題 : 1月智能車賽道資本寒風依舊,融資金額不到去年1/3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3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4 一文看全:中國智能電動部件企業(yè)“圍攻”慕尼黑
- 5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6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7 名爵翻身把歌唱?搭載半固態(tài)電池,全新MG4大定39分鐘破萬
- 8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9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據從哪里來?
- 10 “紅!笔袌鲆廊挥行隆盎印,2025成都車展重磅SUV全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