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CEO涉嫌尾氣門舞弊或判五年徒刑
大眾“尾氣門”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當時為了促進美國業(yè)務增長,發(fā)力柴油發(fā)動機并配備稀薄燃燒氮氧化物吸附轉化器LNT(Lean NOx Trap)減少排放。但LNT效果不及選擇性催化還原方法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2006年大眾技術高管提供了“解決方案”,利用軟件修改排放數(shù)據(jù),使排放達標。
2015年9月22日,大眾在多方壓力之下承認舞弊行為,這就是轟動業(yè)界的“尾氣門”。曝光之后負面影響迅速擴大至全球范圍,涉及上千萬輛汽車,給大眾帶來“山大壓力”。大眾不僅面臨各國政府天價罰單,以及消費者的巨額索賠,同時還需要為召回、修復車輛支出驚人資金,這也導致去年第三季度大眾出現(xiàn)罕見虧損,并且至今仍難恢復正常的營業(yè)利潤。
“尾氣門”同時也使得大眾高層大換血,文德恩即在曝光后下臺,由原保時捷CEO穆倫接替職位。
大眾可能面臨更多訴訟和索賠
在美國和歐洲,大眾汽車面臨數(shù)百起圍繞“尾氣門”的訴訟案。檢方正在檢查針對17名個人展開的涉案刑事調查的必要性,這意味著接下來可能有更多大眾高管存在被調查的概率。
根據(jù)大眾汽車集團2015年財務報告,去年該公司凈損失達13.6億歐元,達歷史之最,其中因尾氣作弊事件損失162億歐元(182美元),為其此前預留的兩倍。
雖然目前該損失數(shù)字還遠不及之前業(yè)界預計的900億美元,但是隨著更多訴訟案推進,大眾面臨的賠償和罰單總額還將進一步擴大。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3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4 自動駕駛RoboTaxi“闖五關”:混合運營才能扛起商業(yè)化大旗?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特斯拉、Waymo怎么選?
- 5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6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7 自動駕駛專利大揭秘:中國憑啥占了全球超四成?百度公司3477件申請量霸氣登頂榜首
- 8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9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shù)據(jù)從哪里來?
- 10 2025年Q2,全力布局Robotaxi的Uber有哪些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