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治療癌癥的光觸發(fā)納米粒子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光療法可用于治療轉移性腫瘤疾病。研究人員已經通過在組織內和體內細胞遞送光敏化藥物證明了擴散性癌癥的治療。
根據這項在華盛頓大學醫(yī)學院完成的研究顯示,作為傳統(tǒng)癌癥成像技術的一部分,這種光療法,既可定位轉移性腫瘤也可以引發(fā)光敏藥物。研究表明,當光敏藥物被封裝到靶向輻射癌細胞的納米顆粒時,光敏藥物可以產生殺死腫瘤細胞的游離基。研究人員通過患有多發(fā)性骨髓瘤和積極轉移性乳腺癌的老鼠展示了這項技術。
該技術利用了化療藥物二茂鈦。作為單獨的化療藥物,二茂鈦在臨床試驗中效果并不佳;但是當暴露于可見光輻射時,二茂鈦即使在低劑量下也能產生對細胞有毒的反應顆粒。正交靶向策略和接觸促進的納米膠束技術,能促生高選擇性遞送、共定位二茂鈦以及放射性標記的氟脫氧葡萄糖(FDG)。
研究人員在納米顆粒內部封裝了低劑量的二茂鈦(titanocene),靶向位于癌細胞表面的蛋白質。當納米粒子與癌細胞接觸時,納米粒子膜會融合,將二茂鈦釋放到癌細胞中。隨后將氟脫氧葡萄糖(FDG)遞送至癌細胞。該高能源消耗癌細胞以高速率消耗FDG,通過PET掃描就能看到該腫瘤發(fā)光。發(fā)光會觸發(fā)二茂鈦釋放游離基,從而殺死癌細胞。
具有多發(fā)性骨髓瘤的老鼠每周接受一次這種光療法,持續(xù)四周。在接下來的幾周中,接受了治療的老鼠腫瘤明顯變小,并且比對照組老鼠存活得更長。患乳腺癌的小鼠在使用這種策略治療時也顯示出了抗腫瘤的效果,但是不如那些患有多發(fā)性骨髓瘤的小鼠明顯。研究人員還發(fā)現,某些類型的多發(fā)性骨髓瘤對這種技術有抵抗力。他們確定了多發(fā)性骨髓瘤耐藥細胞缺乏用于靶向負載二茂鈦納米顆粒的表面蛋白。
Samuel Achilefu教授表示:“這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因為這種現象與患者所見相似 - 一些細胞處于休眠狀態(tài),但不會在治療后死亡。當我們仔細觀察對光療產生抵抗的細胞時,我們找不到靶向表面蛋白。所以接下來我們要努力通過另一種表面蛋白來靶向和殺死這些耐藥細胞,以及對原始治療有反應的骨髓瘤細胞。”
與傳統(tǒng)的光療不同,這種技術可以靶向和攻擊已經深入體內的癌細胞。
Achilefu指出:“已經蔓延的癌癥仍然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這種光療技術特別適合于治療擴散到身體不同部位(包括骨髓深處)的小腫瘤。我們設想有一天醫(yī)生能夠使用這種技術來防止癌癥復發(fā)!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 腦機接口對普通人的投資價值 | 人人能懂的產業(yè)報告
- 2 百億失眠藥市場即將迎來“破曉時刻”?
- 3 百濟神州把美國巨頭給扳倒了
- 4 安徽馬鞍山85后小伙搞醫(yī)療人工智能,年入2.9億,港股上市,騰訊押注
- 5 腦機接口“中美爭霸”
- 6 ESMO | 阿斯利康晚期卵巢癌聯合療法OS不顯著
- 7 首個海外適應癥BLA | 康方生物依沃西即將赴美上市
- 8 “狂熱”半年后,創(chuàng)新藥牛市“眾生相”
- 9 MATTERHORN III期試驗中,英飛凡治療方案將早期胃癌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了22%
- 10 港股IPO混戰(zhàn)中的靖因藥業(yè):siRNA療法成殺手锏,但商業(yè)化仍是遠方的星
- 高級軟件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
- 自動化高級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
- 光器件研發(fā)工程師 福建省/福州市
- 銷售總監(jiān)(光器件) 北京市/海淀區(qū)
- 激光器高級銷售經理 上海市/虹口區(qū)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師 北京市/海淀區(qū)
- 激光研發(fā)工程師 北京市/昌平區(qū)
- 技術專家 廣東省/江門市
- 封裝工程師 北京市/海淀區(qū)
- 結構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