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康復機器人未來將如何生存?

OFweek醫(yī)療科技網訊 近年來,康復機器人迅速發(fā)展為新興的康復治療技術,成為機器人技術在醫(yī)學領域的新應用?祻蜋C器人通過帶動肢體做重復性的動作,對控制肢體運動的神經系統刺激并重建,對形成正確感覺和運動回路有很大幫助。作為機器人與醫(yī)工技術結合的產物,康復機器人的目標是實現替代或者輔助治療師,簡化傳統“一對一”的繁重治療過程,同時幫助病患康復損傷引起的行動障礙,重塑中樞神經系統作為社會與行動障礙的干預與治療,未來還將朝著促進原居安老以及延緩老年癡呆等方向發(fā)展。

11月14日,由OFweek中國高科技行業(yè)門戶、高科會主辦,OFweek醫(yī)療科技網承辦的“OFweek 2017(第二屆)中國醫(yī)療科技大會”在深圳正式開幕。上海交通大學所長、教授曹其新在“基于云平臺的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系統”主題演講中,重點分析了康復機器人發(fā)展狀況、推進模式以及未來展望。

上海交通大學所長、教授曹其新

康復機器人市場及產品一覽

隨著機器人在醫(yī)療行業(yè)的不斷應用,據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康復機器人銷售額達5.77億美元,以其發(fā)展趨勢來看,預計2020年其市場銷售額將高達17.3億美元,年增長率約為24.5%。而在醫(yī)療機器人應用中,手術機器人占比最高,但康復機器人增長速度卻是最快,預計未來五年廣義康復機器人復合增長率約為37%,其中康復機器人復合增長率約為21%。

據市場調研顯示,康復機器人主要被用于老年、殘疾、慢性病患者、亞健康以及創(chuàng)傷需恢復等人群。在國外,康復機器人行業(yè)迎來外骨骼時代,基于仿生學和人體工程學設計,在患者的后期康復和殘疾人輔助方面治療效果和用戶體驗更加卓越,市場爆發(fā)點在于個人用戶;在國內,康復機器人行業(yè)尚處于幼稚期,百億市場亟待開發(fā)。

從產品功能來看,康復機器人分為四類,其一,功能替代型,如智能假肢和智能輪椅;其二,功能輔助型,如代步車;其三,功能恢復型,如行走訓練和手臂訓練;其四,功能恢復與輔助復合型,如助行機器人。

下肢康復機器人的研發(fā)與商務模式

下肢康復機器人主要應用于下肢損傷或殘疾等患者,其主要采用外科醫(yī)生、康復師、物聯網、大數據、AI以及機器人等相結合的模式,通過模擬步行情景、制定訓練方案以及提供評估報告等方式為患者提供最佳恢復條件。

在恢復過程中,利用互聯網、云平臺以及大數據等技術,將醫(yī)生、患者以及設備緊密聯系起來,通過一系列康復信息數據為個性化康復提供依據。

康復機器人未來展望

根據人力成本、物力成本、穩(wěn)定性以及康復能力等特點分析可知,康復醫(yī)療正不斷朝著無人化、智能化以及物聯網化的方向發(fā)展。

全球康復機器人呈高增長態(tài)勢,相比國外,國內產品接受度、廠商研發(fā)投入、政府支持力度以及醫(yī)療保健支出等四大因素將成為未來發(fā)展的重要阻礙。但隨著國家各項政策的不斷推動,加之中國廣闊市場的優(yōu)勢,中國的大量實驗應用數據以及康復機器人專利申請數量正在不斷增多,對于國內歐美壟斷的康復機器人市場正在不斷發(fā)起沖擊,憑借技術上的不斷突破,未來中國有望在康復機器人等市場實現彎道超車。

更多詳細內容,敬請關注OFweek醫(yī)療科技網后續(xù)專題報道!


聲明: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OFweek觀點。刊用本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翻譯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醫(yī)療科技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