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芯片代工“IDM 2.0戰(zhàn)略”,它能幫助英特爾走出泥潭嗎?
資本偵探原創(chuàng)
作者 | 洪雨晗
英特爾最近存在感有點強。
繼在中國陷入性別輿論風波后,3月24日,英特爾又向市場釋放了一注強心劑:英特爾“IDM 2.0”戰(zhàn)略。在該戰(zhàn)略中,英特爾將成為代工產能的主要提供商,為全球客戶提供服務。
消息一出,市場竄動,英特爾股價漲近5%,而全球代工之王臺積電跌去近2%。原因很簡單,全球最具實力的代工廠為臺積電、三星、格羅方德,在前三名之后,中芯國際等第二梯隊代工廠的實力也不比英特爾自家工廠的實力強。
股價迅速拉升的背后,不得不提的是市場對英特爾積壓的情緒。近些年來,英特爾可謂流年不利:X86架構內,“霸主”英特爾曾經的小弟AMD率先實現(xiàn)了7nm芯片量產商用,股價5年漲了數(shù)倍;在X86外的不同指令集下,ARM在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智能終端上的地位穩(wěn)固,對英特爾的PC端市場虎視眈眈。此外,合作了15年的老伙伴蘋果還在去年宣布分手,轉投自家M1芯片。
如今,5nm、7nm技術長期難產的英特爾工廠釋放產能的消息放出,自然受到市場的熱捧。但股價之外,更值得關注的是,包括代工在內的“IDM 2.0戰(zhàn)略”到底意味著什么?它可以幫助英特爾走出泥潭嗎?
英特爾的敗局
比爾·蓋茨曾直言,沒有重視移動手機市場是他“在微軟犯下的最大錯誤,而且是完全可以規(guī)避的技術性錯誤!
微軟不是孤例,巨頭們想跨越時代的深壑繼續(xù)維持其龐大體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顯然,英特爾沒有跨過這一步,隨著PC時代浪潮褪去,英特爾在智能移動端顯得有些無所適從,在移動互聯(lián)芯片市場的爭奪中步步敗退。
英特爾并非在移動互聯(lián)芯片市場毫無作為。2000年,英特爾研發(fā)了始于ARM架構v5TE指令集的CPU——XScale處理器。XScale雖然性能強勁,但遺憾的是生不逢時。
在21世紀初,手機市場還是功能機的天下,智能機市場很小,而功能機對高性能、高能耗的移動芯片需求不高。要知道,當時的功能手機三到五天才需要充一次電,與如今人們手機每日一充的使用習慣完全不同,搭載更高能耗的芯片而減少待機時間的手機,對當時的用戶來說是難以忍受的。
與此同時,因為英特爾在基帶專利技術上積累不足,致使手機廠商在搭載XScale時需額外配置基帶芯片,這增加了手機的生產成本和手機的設計難度;鶐Ъ夹g的優(yōu)劣甚至會影響到整個處理器的成敗,高通便因其強大的基帶技術在整個3G、4G時代稱霸全球通信市場。如今,高通在打贏了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FTC)反壟斷訴訟的官司后,繼續(xù)采取專利收費+芯片銷售的商業(yè)模式,躺贏5G時代。
移動端芯片市場前景黯淡的同時,2006年,英特爾PC端業(yè)務遭遇老對手AMD的猛烈攻擊,市場份額被追平。就在這一年之前,還發(fā)生了一件為業(yè)界扼腕嘆息的事,英特爾第五任CEO歐德寧,拒絕了喬布斯希望英特爾為初代iPhone提供芯片的提議。
如今回看,英特爾似乎錯過了布局移動端芯片的最佳時機,但在當時的英特爾看來,這是一個情理之中的選擇:2005年全球手機應用處理器市場總計僅8.39億美元,而同年英特爾的營收達到388億美元,顯然,彼時的移動芯片市場難以滿足英特爾的胃口,PC端市場是英特爾的營收的大本營。
為守住其PC端市場的基本盤,英特爾直接砍掉了當時看來并不賺錢的移動通信業(yè)務(這也是英特爾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裁員,XScale便是在2006年6月同英特爾的通信及應用處理器業(yè)務出售給Marvell公司),收縮戰(zhàn)線,全力投入PC端,自然不會考慮額外分出研發(fā)團隊和生產線為當時的蘋果生產手機芯片。
如同上個世紀90年代,英特爾應對日本存儲器企業(yè)的沖擊,果斷砍掉存儲器生產業(yè)務一樣,而把微處理器作為新的生產重點,到了1992年,因成功的業(yè)務轉型,英特爾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企業(yè)。
而此次砍掉移動端業(yè)務全力固守PC端陣地,效果同樣不錯,英特爾也的確因此保住了PC端CPU市場第一的地位,再次勝過AMD。但錯過歷史窗口期后,英特爾重回移動芯片市場變得異常艱難。
在此之后,2008年,英特爾嘗試通過Intel Bonnell微處理器架構開發(fā)Atom來重啟移動芯片市場,但因市場定位不清、高能耗問題未改善、基帶技術不過關等多種原因,Atom系列產品在手機、平板和低成本PC間游移,始終未能打出一片天地。2019年,隨著高通和蘋果的和解,英特爾將5G業(yè)務賣給蘋果,徹底退出了移動基帶市場。
而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步履蹣跚的英特爾面臨的殘酷現(xiàn)實是,PC市場份額不斷萎縮,而移動互聯(lián)芯片的領地不斷擴大。支撐英特爾高速成長的市場底座發(fā)生了變化,英特爾因此陷入尷尬之中。
就像前一次沒有抓住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浪潮,如今,連在PC端和服務器端的絕對地位也已經開始動搖。
除了老對手AMD在CPU市場份額上的沖擊,谷歌、蘋果、亞馬遜在芯片方面相繼投資,使用自行研發(fā)的芯片,即便是已和英特爾深度捆綁的微軟,同樣正在為旗下服務器、Surface自研以Arm為基礎架構的處理器!皐inter聯(lián)盟”隱隱有了分崩離析的危險。
這些頂尖的國際科技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從前都是英特爾、高通、AMD等傳統(tǒng)芯片廠商的堅實擁簇者,但如今紛紛拋棄了老伙伴們,相繼走上了芯片自研的道路。
英特爾不得不再次展開自救。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芯智所向 邊緣無界—華邦電子與恩智浦聯(lián)合技術論壇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lián)網(wǎng)產業(yè)大會
- 1 工業(yè)軟件 | 特朗普:對華實施“所有關鍵軟件”出口管制
- 2 重磅 | 光亞鴻道亮相2025工博會,“AI+智造”引領工業(yè)新浪潮
- 3 深度 | 鋰電設備出口管制,印證中國高端制造的崛起
- 4 漲停!東軟集團獲56億定點,汽車智能化再爆大單
- 5 ABB :383億出售機器人業(yè)務給軟銀
- 6 國家隊“亮劍”!新凱來子公司發(fā)布兩款EDA設計軟件
- 7 “1個AI數(shù)字員工替代20人”:磅旗全球首發(fā)工業(yè)AI智能體,定義工業(yè)智能新范式
- 8 盤中臨停:大漲133.96%,云智匯與優(yōu)必選簽署全球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
- 9 博世力士樂本地化產品首發(fā)亮相2025工博會,以全價值鏈創(chuàng)新賦能中國智造升級
- 10 優(yōu)艾智合赴港 IPO :工業(yè)移動操作機器人“ 雙料第一 ”
- 生產部總監(jiān) 廣東省/廣州市
- 資深管理人員 廣東省/江門市
- Regional Sales Manager 廣東省/深圳市
- 銷售總監(jiān) 廣東省/深圳市
- 結構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
- 光器件研發(fā)工程師 福建省/福州市
- 自動化高級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
- 技術專家 廣東省/江門市
- 激光器高級銷售經理 上海市/虹口區(qū)
- 封裝工程師 北京市/海淀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