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與AI深度融合,人類世界即將產生巨變
安防終端智能大放異彩
智能安防作為我國物聯(lián)網應用最早的行業(yè)之一,致力于實現(xiàn)終端產品智能化一體化,使之能夠連接無線傳感,并通過互聯(lián)網傳輸報警信息。端側人工智能算法具有即時響應、可靠性提升、隱私保護增強,以及高效利用網絡帶寬等諸多優(yōu)勢。AI×5G技術在安防終端側的應用正在走向融合,并逐漸成為帶動新一代技術革命的“發(fā)動機”。
未來所有與安防安全相關的傳感器都將實現(xiàn)互聯(lián),當前所提及的智慧社區(qū)、智慧家居或其他智慧新概念,盡管還是淺層次的連接,但其在應用落地過程中,都必須依靠5G技術得以連接。
以智能家庭中安防攝像頭為例,智能攝像頭能夠在終端側對視頻內容進行本地化分析,無需等待網絡和云端之間來回傳輸數(shù)據(jù),響應速度會更快;而5G網絡的加入將使得它與其他系統(tǒng)配合得更好,有用數(shù)據(jù)傳輸?shù)皆贫说乃俣纫矊⒓涌,一些中小型企業(yè)、商鋪老板以及家庭用戶,可以借助智能終端實時瀏覽家庭或商鋪終端攝像機高清圖像,還可實現(xiàn)遠程控制、存儲錄像、抓拍圖像等,隨時掌握所關注區(qū)域的動態(tài)。
此外,終端側AI×5G的進展將對開發(fā)近乎自然語言的聲紋生物識別技術至關重要。人們習慣于會話過程中的快速響應和無縫交談。因此,自然語音交互應該具備用戶體驗上察覺不到時延。機器終端借助AI和5G技術,與人類進行語音交互時將更接近于自然對話。
無人駕駛領域實現(xiàn)新突破
與傳統(tǒng)汽車相比,自動駕駛車輛就具備新物種的要素。
當車聯(lián)網、自動駕駛、信息共享技術成熟,將AI驅動的汽車通過5G納入到智慧交通乃至于智慧城市這個大的網絡平臺中,我們就看到了一個釋放社會生產力的新物種,將大量的人類駕駛員從駕駛中解放出來。
汽車只是一個智能節(jié)點,它會與智慧交通甚至智慧城市的AI通過5G進行連接。汽車的行車路線規(guī)劃、時速、啟停均可受到智慧交通的AI統(tǒng)一管理。車輛傳感器會將行車過程中的路況信息及時與智慧交通AI進行同步。當有緊急或意外情況發(fā)生時,車輛AI主動進行控制,同時向智慧交通AI實時進行匯報,以便等候進一步的處理指令。而智慧交通AI則會向其它相關自動駕駛車輛進行信息同步,并產生進一步的自動控制。
我們簡單做一個計算,假設每天上路5000萬臺汽車,其 5000萬個駕駛員每天開一小時車,就是5000萬小時。如果有了自動駕駛,這5000萬小時折算后節(jié)省下來差不多5000年可以用于娛樂和工作。如果自動駕駛得到突破,會催生更多的無人系統(tǒng),節(jié)省更多的人類時間。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及博士生導師、人工智能專家鄧志東教授表示,5G的網絡連接解決了自動駕駛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洪流問題,但只有加上AI才能讓無人車具備認知能力,5G在自動駕駛中已經有了應用場景的落地,比如自動駕駛測試中的遠程安全監(jiān)控。
“這些端對端連接的數(shù)據(jù),不能通過手工處理,而是要用自動化的方法處理,就需要人工智能的充分利用。從數(shù)據(jù)的篩選、優(yōu)化、過濾到網絡設計的靈活化、軟件化,都需要人工智能的運用”,鄧志東認為。
他同時分析道,人工智能有兩層端到端,一層是輸入端到輸出端,這需要深度學習神經網絡,實現(xiàn)檢測、分類、感知功能,另一層端到端是邊緣端和云端。從后者角度講,它解決了連接問題。但從自動駕駛的安全性上來看,連接不能是閉環(huán)的,一定要實現(xiàn)邊緣端的局部自主。這樣自動駕駛可實現(xiàn)邊緣端和云端的兩邊同時賦能,既有數(shù)據(jù)能力十分強大的云端做支撐,又有局部自主計算的邊緣端支持。
“5G一定要在人工智能的基礎上,解決適用性和自主性的問題,因為它是一個工業(yè)性的應用場景,5G的基礎加上人工智能,有可能變成6G網絡,自動駕駛就會變得更好了”,他總結道。
“AI”讓“5G”更自能,“5G”讓AI更無處不在
5G網絡作為基礎設施,從為人服務到轉變成同時為物服務,存在重大技術突破。AI技術既然是基本使能技術,幾乎在每一個領域都可以找到AI的應用,在5G領域同樣如此。
不同于過去2G到4G時代重點關注移動性和傳輸速率,5G不僅要考慮增強寬帶,還要考慮萬物互聯(lián)、未來需求多樣化、關鍵技術多樣化、演進路徑多樣化等多個維度。5G需求也變得十分多樣化,技術和演進路徑自然也復雜了很多倍。
當前運營商網絡復雜度越來越高,數(shù)據(jù)的流量呈爆炸性的增長,用戶流量爆炸性增長,現(xiàn)有的網絡設備沒辦法滿足用戶的數(shù)據(jù)爆炸。因為網絡復雜度增加,運維、網絡建設成本都大大增加了。尤其5G不僅是連接人與人,而且是連接物與物,現(xiàn)有的網絡維護和管理方式還是人工干預的方式,已經沒有辦法適應5G時代網絡的需求。
因此5G需要“自能”化的管理。自主的進行連接路徑選擇、自動的進行網絡連接健康狀態(tài)分析,甚至是對已知故障自己進行修復的能力等等。利用AI的自主學習、數(shù)據(jù)分析等技術特長,賦予5G“自主”、“自能”的能力。
AI賦予5G自能,而5G則賦予AI更加廣闊的連接。
5G從邊緣到云端的連接是迄今可以遇到的最理想的連接。通過5G的連接,將決策、規(guī)劃部分放到云端處理,從邊緣端到云端加倍賦能,讓AI的算法有能力提取出相應的關聯(lián)并提升自己;個體得到提升之后,通過5G網絡和云端大腦,能力將快速分發(fā)到其他個體。
也就是說,AI與5G結合之后,機器將產生類似于群體智慧的能力,對整個社會帶來價值。也將催生網絡本身自適應能力的要求,這是一個互促式、螺旋式發(fā)展的新機會。
5G是萬物互聯(lián)的基石,AI是萬物互聯(lián)網的助推器。二者作為新時代的生產力,將帶來整個社會生產方式的改變和生產力的提升。兩者相加,互相作用,AI將使能于5G,優(yōu)化5G網絡,推動5G落地。具備AI屬性的5G網絡,是自能的網絡。5G同樣是使能技術,改變生產方式、改變社會生活,讓AI無處不在。5G作為新的基礎網絡設施,不單為人服務,還為物服務,為社會服務。5G的連接能力,將推動萬物智能互聯(lián)。但AI和5G不會只是二者相加,未來的發(fā)展更多是AI×5G。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lián)網行業(yè)年度評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1 特斯拉工人被故障機器人打成重傷,索賠3.6億
- 2 【行業(yè)深度研究】退居幕后四年后,張一鳴終于把算法公司變成AI公司?
- 3 AI 時代,阿里云想當“安卓” ,那誰是“蘋果”?
- 4 拐點已至!匯川領跑工控、埃斯頓份額第一、新時達海爾賦能扭虧為盈
- 5 硬剛英偉達!華為發(fā)布全球最強算力超節(jié)點和集群
- 6 L3自動駕駛延期,逼出車企技術自我淘汰
- 7 隱退4年后,張一鳴久違現(xiàn)身!互聯(lián)網大佬正集體殺回
- 8 谷歌“香蕉”爆火啟示:國產垂類AI的危機還是轉機?
- 9 00后華裔女生靠兩部AI電影狂賺7.8億人民幣,AI正式進軍好萊塢
- 10 機器人9月大事件|3家國產機器人沖刺IPO,行業(yè)交付與融資再創(chuàng)新高!
- 高級軟件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
- 自動化高級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
- 光器件研發(fā)工程師 福建省/福州市
- 銷售總監(jiān)(光器件) 北京市/海淀區(qū)
- 激光器高級銷售經理 上海市/虹口區(qū)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師 北京市/海淀區(qū)
- 激光研發(fā)工程師 北京市/昌平區(qū)
- 技術專家 廣東省/江門市
- 封裝工程師 北京市/海淀區(qū)
- 結構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