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已進入全球組網的密集發(fā)射階段,迄今已累計發(fā)射29顆衛(wèi)星,“全國一張網”一期已正式通過驗收,可在中國的21個省份提供實時動態(tài)厘米級精準定位服務,2020年即可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電子工程 | 2018-04-09 11:17 評論3D打印在此前只能打印出固態(tài)物體,不過一項新的研究成果顯示,液體也能被打印出來。
3D打印 | 2018-04-09 11:11 評論4月8日消息,杭州城市大腦今日發(fā)布AI產品“天曜”,升級監(jiān)控球機智能感知系統(tǒng),通過自動跟蹤識別與智能感知技術,使其具備城市級大規(guī)模攝像頭的實時分析能力,在監(jiān)控球機的使用效率上進一步突破。
機器人 | 2018-04-09 10:43 評論剛剛結束的清明節(jié),大家都上墳祭祀先祖,但是有一群人只能將懷恩感念默然于心,在崗履行維護公共安全神圣職責。正是這些日夜不停維護公共安全的公安干警,他們幾乎沒人有時間親去墓前祭祀自家先祖,一如既往奮戰(zhàn)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履行保護人民安全的神圣職責。
安防 | 2018-04-09 10:00 評論近日,據外媒報道,華為將于2018年第二季度推出麒麟980處理器,該系列手機將配備7nm處理器。去年,華為發(fā)布了麒麟970,一度讓市場很驚艷,畢竟這是全球第一款移動端的人工智能芯片,甚至讓高通之前發(fā)布的驍龍835都有些底氣不足。
電子工程 | 2018-04-09 09:45 評論
										
									
									
								
								
								
									據外媒報道,澳大利亞運營商Optus日前宣布,將在英聯(lián)邦運動會期間演示5G應用。此次Optus位于澳洲黃金海岸的5G現(xiàn)場演示將通過室內和室外5G測試網絡,展示如8K視頻流式傳輸?shù)?G用例。
光通訊 | 2018-04-09 08:34 評論目前,繼中國的糖果、聯(lián)想相繼推出區(qū)塊鏈手機計劃外,至少還有三家公司計劃在今年秋天推出支持區(qū)塊鏈功能的手機。這些手機分別被稱為Finney、Zippie和BitVault。
電子工程 | 2018-04-09 03:28 評論2018年4月6日,達特茅斯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在開發(fā)新的3D打印材料取得了顯著的突破。 開發(fā)出一種創(chuàng)新的“智能墨水”,3D打印出的物體形狀和顏色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fā)生改變。
3D打印 | 2018-04-08 11:16 評論最近,挪威的兩個航運巨頭威爾森和康士伯共同宣布,將聯(lián)手建立全球首家無人船公司“Massterly”,它不賣船舶設備,不做傳統(tǒng)的航運生意,甚至不打算配備任何的船員。Massterly的目標是用技術顛覆整個船舶行業(yè),未來為所有的船舶服務。
機器人 | 2018-04-08 10:22 評論據新華網報道,正在西南印度洋執(zhí)行科考任務的“潛龍二號”無人潛水器于當?shù)貢r間4月6日凌晨成功完成第50次下潛,據了解,本次任務結束之后,“潛龍二號”將迎來技術升級。
機器人 | 2018-04-08 09:39 評論來自近30個國家的近60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專家共同簽署了一份協(xié)議,要求堅決抵制韓國大田公立大學KAIST(韓國科學技術院,以下簡稱韓科院)的AI研究所正在開發(fā)人工智能武器。
人工智能 | 2018-04-08 06:47 評論
										
									
									
								
								
								
									日前,LG申請的一項可折疊雙屏手機專利得到曝光,該專利申請于2016年,該專利顯示雙屏可折疊手機采用了雙顯示器設計,并設計有兩個耳機插孔以及兩個電池。
顯示 | 2018-04-07 04:36 評論上周剛傳出順豐獲得國內首張無人機航空運營許可證,有消息稱順豐的快遞無人機也在緊鑼密鼓的測試當中。但昨天在俄羅斯進行的一次無人機送快遞的測試后,無人機卻撞上大樓的外墻。
機器人 | 2018-04-07 04:29 評論2018年4月4日,MIT工程師團隊利用3D打印技術開發(fā)出新型繃帶,與傳統(tǒng)繃帶相比,它提供了更好的舒適性和附著力。
3D打印 | 2018-04-07 02:42 評論澳大利亞城市基礎設施與城市事務部長Paul Fletcher發(fā)起一項研究,旨在降低重卡事故并提升卡車駕駛員安全性,其采用了一款全球領先的預防疲勞駕駛及駕駛員監(jiān)控技術。
智慧城市 | 2018-04-06 10:02 評論根據報道,北京中科院的研究人員表示目前他們正在研究一款全新的X射線檢測設備,能夠在更低的輻射量的情況下產出更加清晰的照片,不但能減少人體的危害,還可以獲取更為精確的信息。
儀器儀表 | 2018-04-06 04:17 評論最近在3D打印+軟體機器人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MIT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的工程師制作的一條軟機器魚能夠捕捉海洋深處的一些獨特鏡頭,該機器魚部分采用3D打印技術。
3D打印 | 2018-04-05 02:34 評論
										
									
									
								
								
								
									據外媒報道,來自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自組裝和復雜性研究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合成了一種造影劑,可用于觀察和測量彈性蛋白;這種蛋白質能為血管壁提供強度,還能為皮膚提供彈性。
醫(yī)療科技 | 2018-04-04 14:09 評論
										
									
									
								
								
								
									據外媒報道,英國“產業(yè)戰(zhàn)略挑戰(zhàn)基金”將投資2000萬英鎊用于支持開發(fā)三到五款原型量子器件,以便用于未來的傳感器、消費電子和數(shù)字服務。
傳感器 | 2018-04-04 10:54 評論華為Mate RS配備的一塊5.8英寸1440p彎曲OLED屏幕,并搭配了屏下指紋傳感器。顯然LG將整個顯示模塊提供給了華為,而傳感器則由中國的Goodix(匯頂科技)制造。
傳感器 | 2018-04-04 10:4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