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OFweek 醫(yī)療科技網

基因檢測

邁瑞醫(yī)療堅定赴港上市,這一次不是為了錢

文源 | 源媒匯 作者 | 胡青木 編輯 | 蘇淮 醫(yī)療器械“一哥”,準備第三次叩響資本市場大門。 10月14日盤后,邁瑞醫(yī)療拋出消息,公司董事會已通過擬赴港上市議案。這標志著邁瑞醫(yī)療正式啟動第三次I

基因檢測 | 2025-10-17 15:45 評論

創(chuàng)新藥BD:別再只盯著“首付款”

百利的2.5億美元,打破了“唯首付款”魔咒。 10月12日晚,百利天恒宣布,其EGFR×HER3雙抗ADC藥物BL-B01D1?因全球III期臨床的順利啟動,觸發(fā)2.5億美元里程碑付款。這不僅是中國創(chuàng)

基因檢測 | 2025-10-17 15:41 評論

最新綜述解讀:CD8+T細胞耗竭的內在調控因素

參考文獻:1.Regulators of CD8+ T cell exhaustion. Nat Rev Immunol. 2025 Oct 1.“ ???????原文標題?:?最新綜述解讀:CD8+

基因檢測 | 2025-10-17 13:52 評論

調整后的創(chuàng)新藥,產生機會了嗎?

今年前三季度,港股表現較好的主線創(chuàng)新藥,最近一個月回調了10%,但從年內的漲幅來看,創(chuàng)新藥行業(yè)依然是年內表現最好的之一。 最近回調的原因主要由兩點,一是中美談判期帶來的短期不確定性,二是前期積累漲幅較

基因檢測 | 2025-10-17 11:22 評論

腦機接口“中美爭霸”

2009年,瑞士神經科學家亨利·馬克拉姆大膽提出,只要十年時間,他就可以用計算機模擬出一個功能細節(jié)完備的人類大腦。 2013年,歐盟大手筆揮給他13億歐元,并將這一“人類腦計劃”(HBP)項目立為“未

基因檢測 | 2025-10-17 10:57 評論

15.3億美元!羅氏引進翰森制藥CDH17 ADC

2025年10月17日,翰森制藥宣布將其在研的CDH17靶向抗體偶聯藥物(ADC)HS-20110在大中華區(qū)以外的全球權益授權給羅氏。 根據協議,羅氏將向翰森制藥支付8000萬美元預付款,以及最高可達

基因檢測 | 2025-10-17 09:34 評論

10億美元!維立志博首創(chuàng)自免雙抗LBL-047成功出海

10月16日,Dianthus Therapeutics宣布,已與南京維立志博(Leads Biolabs)就DNTH212(維立志博開發(fā)代碼LBL-047)達成獨家許可協議。目前,LBL-047已獲

基因檢測 | 2025-10-17 09:34 評論

醫(yī)藥行業(yè)首份三季報公布!營收41.61億元,九洲藥業(yè)求穩(wěn)容易求爆發(fā)難?

轉眼三個季度過去,藥企又到了披露成績單的關鍵節(jié)點。 10月15日,我們也等來了今年醫(yī)藥生物行業(yè)(按申萬行業(yè)分類)首份三季報,來自CDMO(合同研發(fā)生產組織)企業(yè)九洲藥業(yè)。 九洲藥業(yè)最新發(fā)布的財報顯示,

基因檢測 | 2025-10-17 09:24 評論

Ⅲ期臨床成功!諾華口服新藥 Fabhalta 顯著延緩 IgA 腎病進展

2025年10月16日,諾華宣布,其口服補體通路抑制劑 Fabhalta?(iptacopan)在針對成人IgA 腎。↖gAN)患者的Ⅲ期臨床研究?APPLAUSE-IgAN?中取得積極最終結果。

基因檢測 | 2025-10-17 09:23 評論

“裁掉那個細胞療法部門”

自2017年首款CAR-T療法獲批上市以來,細胞療法曾在生物醫(yī)藥領域掀起熱潮,成為資本與大藥企追捧的焦點。 然而短短數年后,行業(yè)風向變了…部分MNC正徹底退出這一領域。 10月1日,武田制藥宣布全面停

基因檢測 | 2025-10-16 13:40 評論

最新綜述解讀:CD8+T細胞耗竭的外在調控因素

參考文獻:1.Regulators of CD8+ T cell exhaustion. Nat Rev Immunol. 2025 Oct 1. ???????原文標題?:?最新綜述解讀:CD8+T

基因檢測 | 2025-10-16 11:20 評論

“狂熱”半年后,創(chuàng)新藥牛市“眾生相”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狂熱”半年之后,這場由BD預期支撐的港股創(chuàng)新藥牛市出現了降溫的勢頭。 近日,諾誠健華披露BD交易,以1億美元首付款,超20億美元總金

基因檢測 | 2025-10-15 16:53 評論

醫(yī)藥群星閃耀時

文丨泰羅 10月15日,創(chuàng)新藥概念股集體上漲。 廣生堂、舒泰神、博騰股份、華海藥業(yè)、美迪西、康華生物等都紛紛上漲。 政策收緊是上一輪醫(yī)藥大調整的核心原因,但現在,創(chuàng)新藥的國內政策環(huán)境已明顯寬松。 20

基因檢測 | 2025-10-15 14:25 評論

疫苗與免疫學

-01- 引言 疫苗自問世以來已經徹底改變了這個世界,在疫苗使用覆蓋率高的國家,許多以前造成大多數兒童死亡的疾病基本上已經消失。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目前的免疫計劃每年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顯著降低5歲

基因檢測 | 2025-10-15 11:43 評論

阿斯利康力挺,年收一度達2.21億美元,誠益生物赴港必要性何在?

港交所門口又雙叒叕迎來了一家手握減肥藥的藥企。 據悉,近日,誠益生物開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益生物”)首次向港交所主板遞交IPO申請, Jefferies、BofA Securities及中金公司為

基因檢測 | 2025-10-15 09:21 評論

體內CAR-T成了MNC“廝殺場”

體內CAR-T的風繼續(xù)吹。 10月10日,BMS宣布將以15億美元現金收購Orbital,以加強細胞療法管線組合。 具體來說,收購的核心資產,是自體CAR-T細胞療法OTX-201。OTX-201包含

基因檢測 | 2025-10-14 13:31 評論

最新報告解讀:2025新藥研發(fā)模式的發(fā)展態(tài)勢

參考文獻:1.BCG 《New Drug Modalities 2025》 ???????原文標題?:?最新報告解讀:2025新藥研發(fā)模式的發(fā)展態(tài)勢

基因檢測 | 2025-10-14 10:15 評論

牽手“新銳”而非“巨頭”,諾誠健華20億美元BD是一步妙棋還是險棋?

今年以來,醫(yī)藥領域多個案例證明了,藥企BD出海已是行情的“催化劑”和“加速器”,但這也不絕對。最近諾誠健華的BD出海似乎就在二級市場起到了反作用。 10月8日,諾誠健華發(fā)布公告稱,公司于美國注冊成立的

基因檢測 | 2025-10-14 09:39 評論

何明科“空降”,平安好醫(yī)生又變天了?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剛剛完成扭虧的平安好醫(yī)生,在國慶假期宣布了重磅人士調整:公司CEO李斗離任,前百度大健康事業(yè)群總裁何明科接任CEO。 對于李斗的離任,

基因檢測 | 2025-10-13 17:19 評論

立項只是FIC,已經不夠用了?

生物醫(yī)藥創(chuàng)新的 “圣杯”,從來都是 “第一”,但商業(yè)世界的殘酷在于,“第一” 的光環(huán)未必能照亮通往最豐厚回報的道路。 尤其是在當下,中國創(chuàng)新藥供給端的空前繁榮與迭代速度的急劇加快,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壓

基因檢測 | 2025-10-13 11:51 評論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 100   下一頁

資訊訂閱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