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的身體脂肪不僅會增加腰圍,還會增加患失智癥風險
這是一種全球性的流行病,影響了全球范圍內五分之二的成年人,隨著腰圍的不斷增加,研究人員警告稱,有害的體脂還會增加失智癥和卒中的風險。
南澳大利亞大學官網7月26日消息
通過對約28,000人的灰質進行研究,南澳大利亞大學(UniSA)的研究人員在世界上首次發(fā)現,體脂的增加會導致大腦灰質萎縮的增加,從而增加大腦健康狀況下降的風險。研究于近日發(fā)表在《衰老神經生物學》(Neurobiology of Aging)雜志上。
研究于2021年6月發(fā)表在《Neurobiology of Aging》(最新影響因子:4.673)雜志上
灰質是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執(zhí)行控制、肌肉和感覺活動以及學習、注意力和記憶。
肥胖是世界范圍內的一個主要問題,自1975年以來,肥胖人數幾乎增加了兩倍。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超過19億成年人超重,其中6.5億人肥胖。超過3.4億兒童(5-19歲)超重或肥胖,3900萬5歲以下兒童也存在這個問題。
南澳大利亞大學首席研究員Anwar Mulugeta博士表示,這些發(fā)現加劇了與超重或肥胖相關的日益嚴重的問題。
“肥胖是一種以身體脂肪過多為特征的基因復雜的疾病,” Mulugeta博士說。
Anwar Mulugeta博士
肥胖通常與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慢性炎癥(失智癥的標志)有關,目前每年給澳大利亞的經濟造成大約86億美元的損失。
“盡管過去50年肥胖癥帶來的疾病負擔有所增加,但這種疾病的復雜性意味著,并非所有肥胖個體的代謝都不健康,這使得很難確定誰有患上相關疾病的風險,誰沒有!
“當然,超重通常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輕度炎癥的風險,但了解風險水平對更好地提供直接支持很重要!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調查了三種新陳代謝不同的肥胖類型的個體之間的因果關系——不利、中性和有利※——以確定特定體重組是否比其他體重組風險更大!
“一般來說,這三種肥胖亞型都具有較高的體重指數(BMI)的特點,但每一種類型的體脂和內臟脂肪分布都有所不同,患心血管代謝疾病的風險也不同。
“我們發(fā)現,肥胖程度較高的人,尤其是那些代謝不良和中性肥胖亞型的人,大腦灰質水平要低得多,這表明這些人可能已經損害了大腦功能,需要進一步研究!
“然而,我們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表明特定的肥胖亞型與失智癥或卒中有關。相反,我們的研究表明了炎癥和代謝異常的可能作用,以及它們如何導致肥胖和灰質體積減少。”
該研究使用孟德爾隨機化方法,檢查了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多達33.6萬份個人記錄的遺傳數據,并結合自我報告的信息和關聯的醫(yī)院和死亡登記記錄,將失智癥和卒中聯系起來。
研究發(fā)現,中老年人(37-73歲)的大腦灰質每增加1 kg/m2體重就會減少0.3%,這相當于一個平均身高(173cm)的人體重增加3 kg。
高級研究員、位于SAHMRI的澳大利亞精準健康中心主任Elina Hypp?nen教授說,保持健康的體重對公眾健康很重要。
Hypp?nen教授說:“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肥胖是一種復雜的疾病,尤其是內臟周圍的多余脂肪對健康的危害尤其大。”
“在這里,我們利用個體的遺傳和代謝特征來確定不同類型的肥胖。在實踐中,我們的研究結果非常支持,在評估可能的健康影響類型時,有必要關注肥胖的類型。”
“即使是體重相對正常的人,腹部周圍的超重也要引起重視!
創(chuàng)立于1991年的南澳大利亞大學
※三種肥胖亞型是:
“不利” :下軀干和腹部周圍往往有脂肪的人,這些人患 2 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較高。
“有利” :臀部較寬但患 2 型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較低的人。
“中性” :心臟代謝疾病風險相對較低或非常低的人。
參考文獻
Source: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Harmful body fat not only increases your waistline, but also your risk of dementia
Reference:
Anwar Mulugeta, Amanda Lumsden, Elina Hypp?nen.Unlocking the causal link of metabolically different adiposity subtypes with brain volumes and the risks of dementia and stroke: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Neurobiology of Aging. DOI: 10.1016/j.neurobiolaging.2021.02.010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上的醫(yī)療信息僅作為信息資源提供與分享,不用于或依賴于任何診斷或治療目的。此信息不應替代專業(yè)診斷或治療。在做出任何醫(yī)療決定或有關特定醫(yī)療狀況的指導之前,請咨詢你的醫(yī)生。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4 疫苗與免疫學
- 1 百億失眠藥市場即將迎來“破曉時刻”?
- 2 抗失眠新藥成美團熱門?創(chuàng)新藥持續(xù)發(fā)力,先聲藥業(yè)何時擺脫60億元魔咒?
- 3 冰與火之歌——CGT賽道迎來長夜將明時刻
- 4 禮來終止Bimagrumab聯用試驗,對來凱醫(yī)藥ActRII管線影響幾何?
- 5 百濟神州把美國巨頭給扳倒了
- 6 安徽馬鞍山85后小伙搞醫(yī)療人工智能,年入2.9億,港股上市,騰訊押注
- 7 腦機接口“中美爭霸”
- 8 “狂熱”半年后,創(chuàng)新藥牛市“眾生相”
- 9 又一匹小核酸黑馬,誕生了
- 10 港股IPO混戰(zhàn)中的靖因藥業(yè):siRNA療法成殺手锏,但商業(yè)化仍是遠方的星
- 生產部總監(jiān) 廣東省/廣州市
- 資深管理人員 廣東省/江門市
- Regional Sales Manager 廣東省/深圳市
- 銷售總監(jiān) 廣東省/深圳市
- 結構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
- 光器件研發(fā)工程師 福建省/福州市
- 自動化高級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
- 技術專家 廣東省/江門市
- 激光器高級銷售經理 上海市/虹口區(qū)
- 封裝工程師 北京市/海淀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