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汽車合資股比,簡直就是撬動了半個地球
三
2018年10月11日,在華晨寶馬成立15周年慶上,合資雙方重新簽署了合資協(xié)議,寶馬以36億歐元代價收購華晨寶馬部分股權,將持股比例提升至75%。當日,華晨中國在香港停牌。次日,華晨中國的股價跌幅一度大至26.3%。
2019年3月10日,華晨寶馬董事長祁玉民做客央視《對話》欄目,以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華晨寶馬在中國對外開放過程中的具體實踐。面對外資準入放寬,華晨寶馬掌門人祁玉民在現(xiàn)場給出了“壓力”+“加油”的產業(yè)表情,沒有“高興”。
祁玉民說:“我當時確實沒想到第一個吃螃蟹的會是華晨”“同樣一件事,親歷者和觀望者的看法是不一樣的!
祁玉民對記者說:這次股比調整正是由寶馬方面率先提出,當?shù)卣撠熑嗽谇巴疾鞎r充分理解和支持了寶馬的想法。隨后在當?shù)卣姆e極推動與中央的決策下,雙方隨即展開談判,在80天的“碰撞”后,堅守了幾十年的合資企業(yè)50:50的股比模式實現(xiàn)破冰。
祁玉民透露“當時寶馬談判的前提條件就是股比75%,股比免談,80個日日夜夜,把我一生的判都談完了,所以非常非常的復雜!彼f與寶馬有兩條協(xié)定:第一,讓合資企業(yè)把蛋糕做大,最起碼要翻一翻;第二,雙方股東要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三年半以后,華晨從25%獲取的利益,一定是比現(xiàn)在50%還大,還有寶馬對華晨的支持(這實際上是第三條了)。
祁玉民說道:“中國汽車產業(yè)這么多年誰換了技術了?沒有人換來技術!逼嚨暮诵募夹g主要體現(xiàn)在發(fā)動機和智能化上,而對現(xiàn)在的中國車企來說,發(fā)動機,解決了,智能化,還沒有。祁玉民認為,中國自主品牌和外國合資品牌比差距是巨大的。
關于新能源汽車,祁玉民認為:“我們的電機沒問題。電控沒問題,電池有問題,電池不在我們中國人手里。電池最講的是能量密度,這個課題并沒有破!薄爸悄芑詈诵牡牟皇羌,是芯片。芯片在哪里?一定要深刻的認識到核心技術在不在我們自己手里。只要不在那一天,我們就有壓力。但是必須要把這種壓力自發(fā)的變成一種動力,變成一種加油。”
祁玉民認為:電池技術不在我們中國人手里
有人指責華晨徹底喪失了在合資企業(yè)的話語權。祁玉民認為,在豪華合資企業(yè)里面,實際上話語權很少在中方手里。“如果有話語權,早在我前面就把技術給拿過來了!币环矫,中美貿易摩擦的大環(huán)境下,打開第一個開放大門的企業(yè)鎖定歐洲是必然選擇。而在歐洲這些車企中,相比較于奧迪和大眾,寶馬的內部關系和治理結構都更為簡單,同時作為全球豪華車的旗幟也有良好的招牌效應。而華晨汽車是國企便于很好的執(zhí)行國家意志,同時作為地方國企改革試水更加便捷。地處東北經濟帶的中心遼寧,也能推動老東北基地工業(yè)振興,盤活區(qū)域經濟。
根據(jù)雙方協(xié)商,未來涉及到合資公司的重大決策事項仍然需要雙方股東一致通過。也就是說,作為股東的華晨汽車依然擁有否決權。另外,寶馬還和華晨簽署了文件,分別涉及研發(fā)、制造、質量和營銷等四個領域,寶馬今后將向華晨提供特定支持,并承擔相關費用!拔倚闹械脑捳Z權是三個:技術、應得的利潤收益、經營管理及培養(yǎng)人才!逼钣衩癖硎,在后合資時代,華晨寶馬的治理結構等方面必然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但華晨要爭的并不是華晨寶馬的股權,而是未來存活中國汽車市場甚至全球汽車市場上的能力。如果得到寶馬的技術支持,可以倒逼華晨旗下自主業(yè)務的快速發(fā)展,將是大好事。
祁玉民表示:如果早放開,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或許早就得到了更好的成長。汽車是個民用品,開放對老百姓有利。祁玉民認為,國家對汽車行業(yè)重視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就業(yè),二是需求。有分析人士判斷,在某種意義上而言,上層也意識到如繼續(xù)按現(xiàn)有模式發(fā)展,汽車行業(yè)已見天花板,改變才能謀求新一輪的發(fā)展。尤其是在中美貿易的環(huán)境下,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對他們的支柱行業(yè)汽車都異常關注,汽車領域的開放毫無疑問有利于塑造更好的營商環(huán)境。
祁玉民認為,75%的股比可能是外資持股的峰值了。外界則有人認為,華晨打了個樣,未來合資企業(yè)的股比變動很可能會參照70%——75%的模式進行。對此,祁玉民認為還是得酌情而定,看各自的情況進行商談。
然而情況沒有那么簡單。寶馬要75%的股份,不知道其背后是什么樣的考慮?赡苁强紤]到與當?shù)卣年P系,不能把事做絕了;另外當時股比放開只是國家領導人口頭承諾;第三是還沒有到2022年。
2011年,奧迪提出增加古幣的問題。在一汽-大眾的股比構成中,一汽集團占60%,大眾集團占20%,奧迪公司占10%,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占10%。雖然股比只有10%,但奧迪是大眾汽車的“利潤奶牛”,奧迪的數(shù)據(jù)一直是影響大眾中國財報的關鍵,從大眾的角度,奧迪是一枚舉足輕重的棋子。雖然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奧迪全球第一大市場,但是奧迪在一汽大眾合資公司中的利潤收益只能拿到10%。
2013年,大眾CEO文德恩稱:“大眾和一汽希望拓展雙方的合作伙伴關系。我們當前正在考慮多種可能性——該怎樣擴大我們之間的合作。其中一種可能性將是提升我們在合資公司一汽大眾的股比,從40%提高到50%!
2014年,大眾集團乘用車營收和利潤同時下跌,大眾在中國兩家合資公司業(yè)務營業(yè)利潤則屢創(chuàng)新高,利潤下滑成為大眾集團急需解決的核心問題,大眾集團CFO首席財務官Hans Dieter Poetsch表示:“大眾目前唯一可能的收購就是增持一汽-大眾股權,而對前不久傳聞的收購菲亞特或者美國商用車制造商佩卡不感興趣!
2014年10月李克強總理訪問德國時表態(tài),中方將積極考慮德國大眾汽車提高在一汽大眾合資企業(yè)中股份比例的請求。隨后,一汽-大眾計劃將中外方股比從60:30:10調整為51:30:19,其中將一汽占股的9%轉讓給奧迪品牌,大眾占股保持不變。不過,這項調整至今未能得到落實。
2018年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表示,大眾在中國的發(fā)展與寶馬是不一樣的,大眾(含奧迪、斯柯達)的伙伴是非常強大的中國車企,這種關系決定了大眾不會尋求去改變現(xiàn)狀。大眾的兩個合資伙伴,一個是上汽,一個是一汽,上汽是中國最大汽車集團,而一汽是中國政治地位最高的汽車央企。
2019年3月12日,大眾汽車CEO赫伯特·迪表示“關于合資股比,大眾集團正在評估這方面的可能性,希望在2019年下半年,或2020年早些時候,可以和中國合作伙伴共同宣布我們在中國市場未來發(fā)展以及與股比相關的最新決定!边@引發(fā)了輿論的軒然大波。
3月18日,上汽集團公共關系部率先作出書面回應,對迪斯的此番表態(tài)感到“遺憾”,并強調上汽與大眾對合資企業(yè)擁有同等話語權,重大決策必須由雙方協(xié)商一致決定。
媒體報道說:對于大眾集團來說,懷有調整股比的欲望并不令人驚訝。乘用車企業(yè)中外合資股比逐步放開后,直接競爭對手寶馬已于去年10月計劃增持華晨寶馬25%股份,而戴姆勒也有增持北京奔馳的打算,這進一步刺激了大眾的“野心”。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芯智所向 邊緣無界—華邦電子與恩智浦聯(lián)合技術論壇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lián)網產業(yè)大會
- 1 工業(yè)軟件 | 特朗普:對華實施“所有關鍵軟件”出口管制
- 2 重磅 | 光亞鴻道亮相2025工博會,“AI+智造”引領工業(yè)新浪潮
- 3 漲停!東軟集團獲56億定點,汽車智能化再爆大單
- 4 深度 | 鋰電設備出口管制,印證中國高端制造的崛起
- 5 ABB :383億出售機器人業(yè)務給軟銀
- 6 國家隊“亮劍”!新凱來子公司發(fā)布兩款EDA設計軟件
- 7 “1個AI數(shù)字員工替代20人”:磅旗全球首發(fā)工業(yè)AI智能體,定義工業(yè)智能新范式
- 8 盤中臨停:大漲133.96%,云智匯與優(yōu)必選簽署全球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
- 9 博世力士樂本地化產品首發(fā)亮相2025工博會,以全價值鏈創(chuàng)新賦能中國智造升級
- 10 優(yōu)艾智合赴港 IPO :工業(yè)移動操作機器人“ 雙料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