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重估物流:快遞公司之間新一輪的戰(zhàn)火正在燃起
盡管線上購物早已成為主流消費方式,但支撐起電商的物流行業(yè)在輿論場受到的關注并不算多。畢竟,和用一款APP打開市場相比,干“苦活累活”的物流行業(yè)難免顯得有點乏味。
不過,情況如今有了明顯轉變,無論是資本動向還是業(yè)務進展,物流行業(yè)今年大事不斷,頻上頭條。
一方面,三大電商平臺相繼加碼物流:阿里巴巴4月入股韻達,9月又增持了圓通;京東物流收購了跨越速運,京東系的眾郵快遞也已起網運營;拼多多在接入國美旗下安迅物流的同時,與極兔快遞的曖昧關系始終是行業(yè)關注的焦點。
另一方面,快遞公司本身也有不少大動作:百世、中通尋求赴港二次上市;順豐股價一路走高,一向低調的創(chuàng)始人王衛(wèi)還因給員工發(fā)紅包而上了頭條。
王衛(wèi)給順豐員工發(fā)紅包
大事件頻發(fā)的背后,電商平臺之間、快遞公司之間新一輪的戰(zhàn)火正在燃起,行業(yè)變得更加涇渭分明,而疫情正是推動一切變化的關鍵變量。
疫情之下,重估物流
“外界對京東存在誤解,認為京東自建物流倉儲體系是一種燒錢行為”。在2017年和CNBC的訪談中,劉強東如此表示。
事實上,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京東自建物流并不被看好,除了經歷了十余年的虧損,京東物流還曾陷入“融來的錢只夠再虧兩年”的困境,相比之下,外界更看好菜鳥網絡所貫徹的平臺模式:輕資產、高利潤、十分“互聯網”。
但隨著疫情的出現,“重資產”模式的價值被充分驗證,平臺和市場也開始重估物流。
今年一季度,疫情催生的物流需求大量增加,但由于運力緊張和交通情況復雜,大部分快遞公司的派送效率不盡人意。在此期間,京東物流脫穎而出,不僅在馳援湖北和C端配送上表現優(yōu)秀,還為京東帶來了同比24.8%的活躍用戶數增長。
同樣在疫情期間表現突出的還有順豐,根據財報,順豐一季度實現營收335.4億元,同比增長39.59%,業(yè)務量達17.2億件,同比大漲75.15%。不同于采取加盟模式的“通達系”,順豐一直以自營模式為主,這意味著順豐能有更好的履約體驗和掌控力。類似差別,也出現在京東物流的和菜鳥網絡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物流和順豐并非只在疫情期間凸顯優(yōu)勢,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兩者的“扎實”價值在疫情逐漸緩和后仍在顯現:
根據財報,京東二季度的年度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了30%,相較一季度進一步提速。
順豐的優(yōu)勢同樣進一步擴大,其上半年營收達711.3億元,同比大增42.05%。
相比之下,在履約體驗上稍遜一籌的“通達系”的營收增速要么是負數,要么僅錄得個位數的增長。
增速的巨大差異直接導致了物流行業(yè)的洗牌。
根據財報,今年上半年,順豐速運的物流業(yè)務件量達36.55億票,同比增幅高達81.3%,遠高于22.1%的行業(yè)增長,順豐的市占率也從去年年底的8%增長至接近11%,超越了申通。反觀“通達系”,除了行業(yè)龍頭中通實現了市占率小幅增長,韻達、圓通的市占率基本沒有變化,百世和申通則都出現了負增長。
在疫情的壓力下,物流效率和履約體驗之于公司增長的價值被顯著放大。對于陷入存量競爭的電商平臺來說,物流的價值不光是體驗問題,更是關系到用戶會不會流失去對手平臺。因此,平臺在拉新上有多努力,在物流領域的角力就有多激烈。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1月20日立即報名>> 芯智所向 邊緣無界—華邦電子與恩智浦聯合技術論壇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即日-12.12點擊報名>>> 【免費試用】宏集運輸沖擊記錄儀
- 1 工業(yè)軟件 | 特朗普:對華實施“所有關鍵軟件”出口管制
- 2 重磅 | 光亞鴻道亮相2025工博會,“AI+智造”引領工業(yè)新浪潮
- 3 深度 | 鋰電設備出口管制,印證中國高端制造的崛起
- 4 漲停!東軟集團獲56億定點,汽車智能化再爆大單
- 5 ABB :383億出售機器人業(yè)務給軟銀
- 6 國家隊“亮劍”!新凱來子公司發(fā)布兩款EDA設計軟件
- 7 “1個AI數字員工替代20人”:磅旗全球首發(fā)工業(yè)AI智能體,定義工業(yè)智能新范式
- 8 盤中臨停:大漲133.96%,云智匯與優(yōu)必選簽署全球戰(zhàn)略合作協議
- 9 博世力士樂本地化產品首發(fā)亮相2025工博會,以全價值鏈創(chuàng)新賦能中國智造升級
- 10 優(yōu)艾智合赴港 IPO :工業(yè)移動操作機器人“ 雙料第一 ”
- 生產部總監(jiān) 廣東省/廣州市
- 資深管理人員 廣東省/江門市
- Regional Sales Manager 廣東省/深圳市
- 銷售總監(jiān) 廣東省/深圳市
- 結構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
- 光器件研發(fā)工程師 福建省/福州市
- 自動化高級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
- 技術專家 廣東省/江門市
- 激光器高級銷售經理 上海市/虹口區(qū)
- 封裝工程師 北京市/海淀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