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重新認識人機協同,從RPA+AI理解人機協同系統三層架構

2020-07-16 16:29
王吉偉
關注


用一句話表達:產品有序演變與用戶需求完善的生態(tài)路徑,是非常貼合的。簡單的講就是,功能越來越多了,離用戶越來越近了?梢哉f,讓RPA+AI實現人人可用是每個RPA廠商的夙愿,當然也只有協同廠商有此情懷,才能真正讓人機協同助力中國數字化轉型。

最有可能成為“普惠”人機協同系統

廣泛意義上,人類使用工具達到提升效率之目的、做到改造社會意義即是人機協同。就如人類使用蒸汽機械實現規(guī)模量產,使用電力工具將規(guī)模量產做到成倍輸出,現在則是與融合新型信息與通訊技術的數字化工具協同工作,再度實現倍數級的降本增效。

對于整個人類的數字化進程而言,綠色、環(huán)保、節(jié)約、共享、自動、智能、可控、安全、穩(wěn)定的數字化社會才是最終的數字化目標。顯然,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一個長遠的進程,而人機協同也將是長期存在的社會分工與企業(yè)經營狀態(tài)。

人機協同的本質是提高工作效率,確切的說是提高人力工作效率。從這個角度而言,打造人人可用、簡單易用、質優(yōu)價廉的人機協同系統是協同廠商的經營關鍵所在。

目前,人機協同正處于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的過渡時期。大部分企業(yè)正在進行數字化升級與轉型,這個時期以智能自動化平臺及工作為代表的數字化工具正在成為主流。在目前已知的人機協同系統中,RPA被認為是最適合于“普惠”的人機協同系統,每個人都能夠快速學習并應用這種工具。這里所謂“普惠”,是有機會做到真正的人人可用。什么叫人人可用呢?譬如不會編程的筆者,僅用Uibot最簡單的鼠標、鍵盤模仿,就做到了讓PC自動去圖庫下載圖片,還做到了將需要的資料自動轉換成PDF。在RPA做這些的同時,筆者在寫這篇文章。這,即是人人可用也是最基礎的人機協同。

<上一頁  1  2  3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人工智能 獵頭職位 更多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