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控制機器?腦機接口系統正式面世!
硅谷明星馬斯克再度成為科技圈的焦點。這一次,他旗下的神經科學公司Neuralink宣布了成立以來的一項重要成果——一個可擴展的高帶寬腦機接口系統。該系統由一個類似縫紉機的機器人和一些粗細只有4至6微米、比人類頭發(fā)絲還細的線路組成。Neuralink的目標是在癱瘓患者體內中植入腦機接口設備,使他們能夠用大腦控制手機或計算機。
馬斯克聲稱,這套裝置將是對當前技術水平的重大改進。這個設備與大腦連接的電極數量是FDA批準的、用于帕金森氏病患者裝置的1000倍。他希望,未來,植入腦機接口芯片的過程可以像眼科的準分子激光手術一樣簡單。
據悉,Neuralink將尋求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的批準,最早于2020年開始對人類進行臨床試驗。
縫紉機器人
柔性電線和縫紉機器人
7月16日,在舊金山的一個公開活動中,馬斯克帶來了神經科學公司Neuralink在腦機科學領域的最新突破。為了這次重要發(fā)布,6天前,Neuralink特地在推特上做了預告,表示公司將在本周二宣布近兩年的工作成果。
首先被公布的是Neuralink為腦機接口系統特制的、由微小電極或傳感器連接的柔性電線(thread)。據稱,這種電線寬度僅為4至6微米,對大腦損害小且能傳輸更多數據。Neuralink腦機接口系統共有3072個電極,分布在大約100根柔性電線上,每根電線都由一個定制的、類似縫紉機的外科機器人單獨插入老鼠的大腦中。
為了把如此細微的電線精準地植入大腦,Neuralink研制了一款配套的神經外科機器人系統。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縫紉機”,在高端光學設備的幫助下,“觀察”頭骨上人為制造的、4個直徑為8毫米的微小孔洞,把電線“精準”植入大腦。
此外,Neuralink還定制了一款微小芯片,可以通過 USB-C 的有線連接方式傳輸數據。
一個完全植入式的神經接口通過細線與大腦相連。
據Neuralink稱,該裝置一次可以監(jiān)測1000多個神經元的活動。而且,這些元件足夠堅固,能夠通過大腦組織。與此同時,在鏡片和計算機視覺軟件的幫助下,機器人可以避免撞擊血管,減少大腦損傷和疤痕組織的形成。
目前的手術方案是采用鉆孔的方式在頭骨打洞,但Neuralink的科學家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表示,未來,他們希望使用激光技術制造手術所需的孔洞。
已完成19次動物實驗,最早2020年開始人類臨床試驗
據Neuralink在7月16日發(fā)布的白皮書顯示,目前,這個系統已經對老鼠進行了動物實驗。研究人員完成了至少19次手術,并在87%的情況下成功地放置了電線。
馬斯克在問答環(huán)節(jié)中透露,Neuralink還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學家合作,對猴子進行了實驗。他表示,已經發(fā)現靈長類動物能夠通過大腦來控制計算機。
Neuralink的神經外科主任Matthew McDougall博士對英國《衛(wèi)報》介紹,Neuralink計劃就其設備的一個版本向FDA申請批準,以期最早在2020年開始人類臨床試驗。該版本的設備“只適用于嚴重的未被治療的疾病患者”。第一個臨床試驗將針對因脊髓上部損傷而完全癱瘓的人群,并將在患者的大腦中鉆4個8毫米的孔,共安裝4個Neuralink的植入物。這些植入物會記錄大腦活動,將大腦信號傳遞給植入在耳后的一個小裝置。該裝置能夠把數據傳輸到計算機。
Neuralink的第一個腦機接口效果圖
Neuralink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馬克斯·霍達克(Max Hodak)表示,第一次手術將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進行,但他希望未來可以使用局部麻醉。
腦機接口技術與Neuralink
腦機接口指的是將大腦以某種形式與外部設備連接,實現腦電波信號與相關指令信號間的轉換。這種方式已經被證明可以用來控制外部機械設備。
腦機接口主要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兩種形式。侵入式的腦機接口系統,需要通過手術在腦部植入芯片和電極。這種操作方式需要大量的醫(yī)學知識,通常只能應用于少數臨床病例。
馬斯克此次推出的就是侵入式系統。這意味著,這項系統在植入過程中需進行開顱手術,因而可能會有腦部感染的風險。
用于將電極插入大腦的Neuralink機器人系統
在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方面,2019年7月,卡內基梅隆大學與明尼蘇達大學合作,取得了一項腦機接口領域的突破成果。研究人員利用無創(chuàng)神經成像技術和機器學習技術研發(fā)了一種新型腦機接口。實驗中,使用新型腦機接口的人類受試者以無創(chuàng)的方式控制機械臂,機械臂以一條平滑、連續(xù)的路徑跟蹤計算機屏幕上的光標。研究團隊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進行臨床試驗。
除了侵入與非侵入式的路徑之爭,腦機接口技術還存在一些倫理問題。有專家認為,對腦機接口技術“人類應該慎之又慎”。
以腦機接口為主要研究方向的Neuralink創(chuàng)立于2017年,匯集了一批來自頂尖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公司的目標是實現人腦與人工智能軟件互聯。
Neuralink在媒體上曝光不多,顯得頗為神秘。目前,Neuralink規(guī)模為100人左右,共籌集資金超過1.5億美元。其中,聯合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至少出資1億美元。
2019年 5 月,Neuralink 完成了5100 萬美元融資。
據悉,馬斯克此番宣布公司重要進展的一個目的是為公司繼續(xù)招攬人才。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0月24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yè)年度評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yè)大會
-
10 大模型的盡頭是開源
- 1 特斯拉工人被故障機器人打成重傷,索賠3.6億
- 2 【行業(yè)深度研究】退居幕后四年后,張一鳴終于把算法公司變成AI公司?
- 3 AI 時代,阿里云想當“安卓” ,那誰是“蘋果”?
- 4 硬剛英偉達!華為發(fā)布全球最強算力超節(jié)點和集群
- 5 機器人9月大事件|3家國產機器人沖刺IPO,行業(yè)交付與融資再創(chuàng)新高!
- 6 谷歌“香蕉”爆火啟示:國產垂類AI的危機還是轉機?
- 7 00后華裔女生靠兩部AI電影狂賺7.8億人民幣,AI正式進軍好萊塢
- 8 美光:AI Capex瘋投不止,終于要拉起存儲超級周期了?
- 9 華為已殺入!AI領域最熱黃金賽道,大廠的數字人美女讓我一夜沒睡著覺
- 10 隱退4年后,張一鳴久違現身!互聯網大佬正集體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