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爆火的AIGC究竟是不是泡沫?
作者 | 顧煜
編輯|桑明強
今年7月,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這樣預言到:“未來十年,AIGC(人工智能自主生產內容)將顛覆現有內容生產模式。可以實現以十分之一的成本,以百倍千倍的生產速度,去生成AI原創(chuàng)內容!蔽丛系,當時他的這番講話,會讓AIGC在之后幾個月里成為一級市場的關注焦點。
紅杉資本曾在今年9月聯(lián)合GPT-3,發(fā)布了一篇名為《生成式AI: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新世界》的文章,并且立刻引爆了AIGC賽道!叭藗兊膲粝耄荷墒紸I將創(chuàng)造和知識工作的編輯成本降至零,生產巨大的勞動生產率和經濟價值,以及相應的市值!卑凑账睦斫,AI能夠讓人效突破現在技術條件的天花板,未來企業(yè)的增長將不再受制于人力和成本,企業(yè)的經營效率也會隨之發(fā)生質變。
盡管AIGC處于剛起步的階段,技術大范圍應用尚未穩(wěn)定,甚至沒有特別精準地定位消費者的需求,但這并不妨礙資本和機構的加速入場:Stability AI宣布獲得1.01億美元種子輪融資,正式晉升獨角獸行列;幾乎同一時間,另一家人工智能獨角獸公司Jasper也宣布獲得了1.25億美元的新融資。
一時間,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股AIGC投資熱潮,這背后的原因可以歸結為:VC們認為,AIGC是AI算法的一次重大突破,意味著人類對于AI的運用不再被局限在某一特定功能,比如語音識別、智能推薦等,而是真正邁入了通用人工智能階段,即人工智能可以像人類一樣高效的完成智力任務。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風向,因為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關于未來的暢想,已經進行過很多次,從當初紅極一時的元宇宙和Web 3,就像給大眾營造的一場終極幻想,跳脫出時間和空間的維度,充斥著對未來的無限期待,這也是很多極客的畢生夙愿。但,夢終有醒的那天,科技也要放在市場上進行驗證,祛魅是一個周期的開始,也是一個周期的結束。
只不過,這次的主角換成了AIGC。伴隨著文本、圖片、視頻以及三者跨模態(tài)相互轉化方面的技術不斷突破,我們所熟悉的AI行業(yè),正意欲重構人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變革,這究竟是一時曇花,還是一片新的藍海,已經成了市場最值得討論的話題。
01
AIGC真如想象中那般完美嗎?未必
在就AIGC的想象力展開討論之前,我們先了解下什么是AIGC。顧名思義,AI Generated Content,就是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歸根到底,拋開那些復雜的概念,AIGC現階段充其量只是人工智能模仿人進行內容生產的一種方式,它主要的技術難點有2點:一是語言,二是思維。
眾所周知,思維和語言是人類特有的、區(qū)別于動物的重要標志,然而在2014年,以GAN(生成式對抗網絡)為代表的深度學習法的提出,以及2020年GPT-3算法的誕生,逐漸打破了這個傳統(tǒng)認知。自此以后,人工智能不僅能夠模仿人的思維方式,而且能夠理解并運用人類的語言。
這兩者的結合,使得AI進入到真正意義上的通用人工智能階段,幾乎可以完成自然語言處理的絕大部分任務,比如搜索、問答、內容生成等。在這個基礎上,AIGC的業(yè)務范圍迅速擴張,據新眸不完全統(tǒng)計,過去2年間共計推出了約300多個應用,功能上也從文本生成拓展到視頻生成。
尤其在今年,先有AIGC技術綜合體虛擬人度曉曉參加了高考語文作文寫作,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里,創(chuàng)作了40多篇文章,并拿得專家打分48分的成績,擊敗了75%的考生;后有由AI創(chuàng)作的繪畫作品《太空歌劇院》獲得了美國科羅納州博覽會藝術筆袋一等獎。突然間,AI替代人工的時代彷佛已經悄然來臨。
但AIGC真如外界所宣傳的那般完美嗎?未必。
以百度度曉曉為例,雖然高考作文拿到了48分的成績,但整體內容辭藻堆砌、立意較淺。對此,聆心智能的創(chuàng)始人黃民烈教授解釋稱,“目前文字生成主要捕捉的是,淺層次,詞匯上統(tǒng)計貢獻的問題。但長文本生成還需要滿足語義層次準確、在篇章上連續(xù)通順的要求。”
這似乎是AIGC遇到的通病問題。雖然今年被稱為AI繪畫之年,但就繪畫質量上來看,遠未達到藝術家的標準。因為現階段的AI作畫,主要是根據用戶需求進行素材匹配,然后將其進行組合,但由于缺乏對圖片整體框架的規(guī)劃,導致繪畫往往具有拼湊感——乍一看很奪人眼球,但細看之下又會覺得違和。
換句話說,現階段AIGC仍然是效率工具,從事的是輔助生產工作。事實上,《太空歌劇院》的成功也證實了這一點,畢竟這幅畫并非由人所創(chuàng)作,但也不是完全的AI產物,而是二者共同創(chuàng)作的結果。據悉,這幅畫從開始到問世共經歷了900多次的迭代,以及數周的挑選與調整。
長期來看,AIGC將持續(xù)輔助人類進行內容生產,與工業(yè)化進程中,機器扮演的作用類似,AIGC能夠替代基礎性的勞動過程,進而提高內容質量以及創(chuàng)作效率,但無法完成創(chuàng)造性、決策性的工作。畢竟,AIGC呈現出的內容,是計算機算法得出的最好結果,但人是多樣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
02AIGC的應用場景會在哪里?
任何新技術的核心價值都是場景下的創(chuàng)新應用,AIGC也不例外。場景是技術應用的一個環(huán)境,也是檢驗技術能力的一個外部條件。越好的技術,越具有場景運用的普適性。因此,場景是檢驗AIGC的發(fā)展現狀及未來的一個重要因素。
就目前來說,廣義上的AIGC應用場景大致可以分為To B和To C兩個賽道。在B端的的應用主要是通過“AI+”,來為各產業(yè)進行賦能,在C端主要是通過與人交互,進行內容生產,主要有包括AI駕駛、AI助手、AI輔助文本生成等。
今年7月的時候,科技狂人馬斯克宣稱已經成功將自己的大腦上傳云端,不僅實現了人機對話,而且將大腦的數據進行了永久保存。按照他的構想,隨著AIGC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是可以建立起現實世界到數字世界映射,人類有望通過數字孿生,進而在元宇宙中獲得技術上的永生。
不過,就像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的: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將像水和電一樣無處不在。但就眼下這個節(jié)點來說,這一預言似乎為時過早。
AIGC更是如此。按照AIGC的發(fā)展邏輯,主要可以分為3個階段:一是AIGC內容生產技術完善階段,能夠實現文本、視頻、圖片生成以及三者的跨模態(tài)轉換;二是具有多模態(tài)生成技術的聚合應用——虛擬人;三是AIGC內容生態(tài)聚合體——元宇宙。
就第一個階段來看,首先是文本內容生成領域,由于AIGC存在邏輯以及情感理解的問題,只能在特定的場景下進行內容創(chuàng)作,比如營銷號、新聞稿件以及劇情續(xù)寫。其次,是圖片生成領域,由于整體圖片生成質量不穩(wěn)定,難以進行商用,只能對圖片內容進行部分編輯,例如美圖秀秀等,但又由于AIGC識別圖像精度有限而存在一定的問題。最后是視頻生成,現有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視頻剪輯、人臉替換以及背景替換等,因其原理和文本、圖片相似,問題也一脈相承。
如果是虛擬人,主要的發(fā)展場景在視頻以及客服領域。由于技術水平有限,虛擬人與人類并不能進行很好的交互,不管是B端的智能化客服,還是C端的實時互動,都存在答非所問、無限循環(huán)的問題,無法滿足用戶的多元需求。
放到元宇宙的話,AIGC在其間的應用就更像空中樓閣了。因為就目前來說,元宇宙自身的發(fā)展仍然受限于VR/AR/XR等技術設備才能為人所感知,更不用說其中AIGC所生產的內容了。
所以我們不難發(fā)現,現在的AIGC仍處于早期摸索期,發(fā)展的有限程度導致了目前應用場景的有限。也許未來技術的突破,能夠不斷擴展AIGC的應用場景,但短期內各企業(yè)能做的,只是優(yōu)化模型,從而提高其與應用場景的適配度。
03
薛定諤的商業(yè)價值探討
企業(yè)開發(fā)新技術,歸根到底,是看這一技術是否具有商業(yè)價值,而投資一家企業(yè),是看核心技術能否讓其持續(xù)不斷的賺錢。盡管有報告指出,AIGC未來將擁有廣闊的商業(yè)前景以及變現空間,但就現在的AIGC賽道而言,既不賺錢也不可持續(xù)。
數據、算力、算法是驅動AIGC發(fā)展的三駕馬車,要實現AIGC的發(fā)展,這三者缺一不可,但每一項的發(fā)展,都需要企業(yè)投入大量的資金,這就導致AIGC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經營成本居高不下。以新晉獨角獸企業(yè)Stability AI為例,該公司為維護一個擁有4000塊英偉達A100 GPU組成的算力群,總計花費超5000萬美元。
較高的前期投入,要求了AIGC企業(yè)用戶規(guī)模的迅速擴張。因為只有行業(yè)用戶規(guī)模達到一定體量,才能夠攤平成本,扭虧為盈。過去的經驗表明,要在短時間內實現用戶規(guī)模的快速增長,需要提供標準化的服務內容,畢竟標準的等于大眾的,也等于最大規(guī)模的用戶需求滿足。
而且,AIGC自身的特點,其實也限制了服務標準化的進程。由于AIGC生成內容具有不穩(wěn)定性,內容質量層次不齊,無法形成統(tǒng)一的質量標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戶規(guī)模的擴張,也限制了AIGC企業(yè)的賺錢能力的提升。
不僅如此,由于AIGC賽道正處于摸索階段,公司戰(zhàn)略以完善技術水平、考察消費者需求為主,大部分技術沒有完善到足以實際運用到生產之中,而小部分相對成熟的應用,也為了吸引顧客,而處在免費試用的階段。這就意味著,AIGC技術本身缺乏變現能力。投入增多,而收入不夠,使得眾多AIGC公司處于虧損狀態(tài)。
并且,這種虧損狀態(tài),長期內,并不會因用戶規(guī)模的增多而得到改善。因為,一旦行業(yè)用戶規(guī)模達到一定體量,大廠們必然會加速入場,此時行業(yè)競爭加劇,一方面會促進企業(yè)增加成本投入;另一方面也會導致企業(yè)收入減少。那時,面對著AIGC有限的變現能力,加上持續(xù)不斷的成本投入,又有多少企業(yè)能堅持下來。
現在的資本,在AIGC領域的下注依然有些過于冒險。因為從事實上看,各初創(chuàng)企業(yè)并不能突破AIGC技術不穩(wěn)定、應用場景單一化以及變現能力缺乏的障礙。真正要實現AIGC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需要算力、算法的大幅提升,這都是難以預測的。
本文系新眸原創(chuàng)
原文標題 : 突然爆火的AIGC究竟是不是泡沫?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0月24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lián)網行業(yè)年度評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lián)網產業(yè)大會
-
10 大模型的盡頭是開源
- 1 特斯拉工人被故障機器人打成重傷,索賠3.6億
- 2 【行業(yè)深度研究】退居幕后四年后,張一鳴終于把算法公司變成AI公司?
- 3 AI 時代,阿里云想當“安卓” ,那誰是“蘋果”?
- 4 華為公布昇騰芯片三年計劃,自研HBM曝光
- 5 硬剛英偉達!華為發(fā)布全球最強算力超節(jié)點和集群
- 6 機器人9月大事件|3家國產機器人沖刺IPO,行業(yè)交付與融資再創(chuàng)新高!
- 7 谷歌“香蕉”爆火啟示:國產垂類AI的危機還是轉機?
- 8 00后華裔女生靠兩部AI電影狂賺7.8億人民幣,AI正式進軍好萊塢
- 9 美光:AI Capex瘋投不止,終于要拉起存儲超級周期了?
- 10 華為已殺入!AI領域最熱黃金賽道,大廠的數字人美女讓我一夜沒睡著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