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縮水超1290億!凈利潤下滑超5成,藍思科技還能“逆襲”嗎?
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藍思科技交出了一份難以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2022年1月29日,藍思科技公布了2021年的業(yè)績預告。根據公司業(yè)績預告顯示,2021年全年,藍思科技實現凈利潤20.07億—23.99億,同比下降59%—51%;實現扣非凈利潤13.43億—17.34億,同比下降70.07%—61.34%,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均大幅下滑。
而在業(yè)績披露后的虎年首個交易日,藍思科技也毫無懸念地大幅低開,收盤股價大跌11.12%,最終收盤股價報收15.03元,較2021年2月份的最高點41.05元已經跌去了63.4%,市值更是相較高點時蒸發(fā)了超過1293億。
作為“果鏈”龍頭,去年藍思科技的日子并不好過。在全球疫情爆發(fā)、手機缺芯、5G手機銷量不及預期等多因素的影響下,藍思科技的股價自去年2月份開始便跌跌不休,業(yè)績也從去年3季度開始出現“觸頂”的跡象。
雖然這些年來藍思科技努力地在往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新方向發(fā)展,但從最新的業(yè)績預告來看,藍思科技的轉型并不順利,前景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從打工妹到女首富,藍思科技背后的逆襲故事
1970年,藍思科技的創(chuàng)始人周群飛出生在湖南湘南的一個小村莊之中。
周群飛的命運頗為坎坷,從小開始就受盡磨難。在5歲時,周群飛的母親就因為操勞過度去世,而父親則因為做炸藥時出現了事故,致使雙目失明,手指更是被炸掉了兩根,因此周群飛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下地干活、幫補家用。
1985年,那一年周群飛也才15歲,由于家里實在太過困難,當時才讀初二的周群飛不得不輟學南下打工,輾轉之后,周群飛來到了改革開放的前沿地——深圳。
雖然當時的深圳機會很多,不過,剛剛來到深圳的周群飛也并不順利。
由于文化水平低,周群飛找了很久的工作,最后只能選擇到廠里打工。但是,或許是命運使然,當時周群飛進入的是一家名叫澳亞光學的工廠,這家工廠主要從事手表玻璃方面的生意,而這也為其未來進軍玻璃屏幕行業(yè)、創(chuàng)立藍思科技埋下了伏筆。
在進入工廠后,周群飛沉下心來慢慢學習玻璃方面的工藝,在工廠的8年時間里,周群飛掌握了切割、仿形、拋光等技術,到1993年,基本已經將工廠工藝全部學完的周群飛向老板遞交了辭職信,準備自己創(chuàng)業(yè)。
1993年,周群飛和姐姐、姐夫、哥哥、嫂子、三個堂姐妹,八個人在深圳寶安區(qū)租了套三室一廳的民房,用兩萬元啟動資金,開始了獨立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
2001年,之前一直以家庭作坊為主的周群飛突然接到了TCL加工翻蓋手機面板的訂單,正是這一次合作,讓周群飛看到了手機市場背后的巨大潛力,2003年,周群飛以技術和設備入股與人合伙在深圳成立藍思科技公司,而藍思,正是英文lens(鏡片)的意思。
TCL可以說是藍思科技的開始,而真正讓藍思科技騰飛的,則是當時的手機龍頭——摩托羅拉。當時,摩托羅拉V3手機的玻璃面板出現了油墨容易脫落的問題,在找了國內許多大廠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后,摩托羅拉找到了藍思科技。
不過,當時的藍思科技也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周群飛并沒有放棄,為了找出解決的方法,周群飛甚至直接和工人一起來到車間作業(yè),在花費了3天3夜的時間之進行研究之后后,周群飛終于研制出了可以解決脫落問題的相關玻璃面板,而藍思科技也接下了摩托羅拉這個大客戶。
在接到這個大客戶之后,藍思科技在玻璃面板行業(yè)名聲漸起,從2006年開始,諾基亞、夏普、索尼等手機大廠也成為了藍思科技的客戶,也包含改變其命運的蘋果。
2015年,藍思科技成功從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隨著股價的大漲,到2015年10月19日,周群飛以財富500億元,成為新一屆內地“女首富”。
成也蘋果,敗也蘋果
在手機行業(yè)流傳著一句這樣的話:世界上每兩片手機玻璃中,就有一片是由藍思科技生產,周群飛的工廠一旦停工,全世界的手機都要斷貨。
而將周群飛和藍思科技推上這樣高度的,則是現如今的手機霸主——蘋果。
2007年,蘋果帶著最新款的手機——iPhone進入了手機市場,這部手機有著可以實現鍵盤式輸入的玻璃觸摸屏,不但改寫了移動設備的游戲規(guī)則,也改寫了智能手機的格局,而為它提供玻璃屏幕的,正是藍思科技。
在接下了蘋果這個大客戶之后,借助著蘋果手機的爆發(fā),作為供應鏈之一的藍思科技也跟著壯大,根據數據統(tǒng)計顯示,在2011年,藍思科技的銷售收入還只有60.3億,而到了2015年上市時,其營收就達到了172.27億。
不過,雖然蘋果讓藍思科技登上了巔峰,但患上“蘋果依賴癥”的藍思科技,在近幾年也受盡了蘋果帶來的困擾,這一點從業(yè)績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根據藍思科技歷年的財報來看,其業(yè)績波動非常大,宛如“過山車”一般,特別是在2017年和2018年這兩年,表現非常明顯。
具體數據方面,在2017年時,隨著蘋果手機的大賣,藍思科技業(yè)績暴增,當年營收達到了237億,同比2016年大增55.57%,凈利潤達到了20.47億,同比2016年大增70.07%;而到2018年,隨著電子消費行業(yè)進入低迷期,加上蘋果手機銷量下滑,藍思科技業(yè)績大變臉,當年實現營收277.2億,同比2017年增長16.94%;實現凈利潤6.37億,同比2017年大幅下滑68.88%。
除了在業(yè)績方面起伏不定之外,更要命的則是作為蘋果供應鏈背后存在的不確定性。
2021年3月,作為蘋果供應鏈的歐菲光被蘋果踢出了供應鏈,這讓廣大投資者看到了作為蘋果“打工人”背后的脆弱和不確定性。
而在歐菲光被踢出蘋果供應鏈之后,去年藍思科技也多次被傳出被蘋果“砍單”,雖然藍思科技多次澄清,但其股價卻從最高的41.05不斷下滑。截至2022年2月7日收盤,藍思科技股價報收15.03元,較最高點已經跌去了63.4%,市值更是相較高點時蒸發(fā)了超過1293億。
押注光伏、新能源汽車,藍思科技前景幾何?
作為蘋果產業(yè)鏈上的“最強打工人”,藍思科技自然清楚過于依賴蘋果的風險。
近年來,藍思科技也在不斷地調整業(yè)績和轉型,先是積極拓展除蘋果以外的客戶:在2015年的手機行業(yè)采購大會上,周群飛表示,藍思科技不只供應蘋果,也供應其他品牌廠商;而在2016年的投資者溝通紀要中,藍思科技管理層也公開表示,要大力發(fā)展華為、小米、聯想等國內品牌市場。
而隨著智能手機市場逐漸見頂,藍思科技也開始往光伏、新能源汽車方向轉型。
首先是新能源汽車方面,根據媒體報道,自2015年開始,藍思科技就已經涉獵新能源汽車業(yè)務,主要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大尺寸新型汽車玻璃產品。
不過,從財報數據來看,2019年、2020年、2021上半年藍思科技車載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相關收入分別為37.94億元、56.34億元、30.12億元,分別占營業(yè)收入比重為12.54%、15.25%、14.08%,新能源汽車業(yè)務占比仍較低。
而在光伏方面,去年的11月3日,藍思科技發(fā)布公告稱,公司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湖南藍思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光伏玻璃產品、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光伏發(fā)電項目等業(yè)務,這也意味著藍思科技正式進軍光伏行業(yè)。
到了去年12月6日,藍思科技與凱盛集團達成戰(zhàn)略合作,積極拓展光伏玻璃生產前道設備的引進和材料資源的儲備;去年12月中旬,藍思科技又公開牽手安徽滁州。
不過,從目前來看,光伏行業(yè)的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確定,作為后來者的藍思科技想要切入光伏市場,恐怕并沒有那么容易。
在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作為手機玻璃屏幕龍頭的藍思科技發(fā)展也逐漸乏力,再疊加轉型新能源汽車和光伏效果不顯著,可以預見藍思科技和周群飛克服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
原文標題 : 值縮水超1290億!凈利潤下滑超5成,藍思科技還能“逆襲”嗎?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yè)年度評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8 每日AI全球觀察
- 1 特斯拉工人被故障機器人打成重傷,索賠3.6億
- 2 【行業(yè)深度研究】退居幕后四年后,張一鳴終于把算法公司變成AI公司?
- 3 AI 時代,阿里云想當“安卓” ,那誰是“蘋果”?
- 4 拐點已至!匯川領跑工控、埃斯頓份額第一、新時達海爾賦能扭虧為盈
- 5 硬剛英偉達!華為發(fā)布全球最強算力超節(jié)點和集群
- 6 隱退4年后,張一鳴久違現身!互聯網大佬正集體殺回
- 7 L3自動駕駛延期,逼出車企技術自我淘汰
- 8 谷歌“香蕉”爆火啟示:國產垂類AI的危機還是轉機?
- 9 00后華裔女生靠兩部AI電影狂賺7.8億人民幣,AI正式進軍好萊塢
- 10 機器人9月大事件|3家國產機器人沖刺IPO,行業(yè)交付與融資再創(chuàng)新高!
- 生產部總監(jiān) 廣東省/廣州市
- 資深管理人員 廣東省/江門市
- Regional Sales Manager 廣東省/深圳市
- 銷售總監(jiān) 廣東省/深圳市
- 結構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
- 光器件研發(fā)工程師 福建省/福州市
- 自動化高級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
- 技術專家 廣東省/江門市
- 激光器高級銷售經理 上海市/虹口區(qū)
- 封裝工程師 北京市/海淀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