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5G 賦能 AI 智能終端

2020-06-01 15:15
藍海云
關注

人工智能時代,智能終端和傳感器將無處不在。當前,5G AI正在賦能終端創(chuàng)新演進,今天的智能終端將演進為未來的智慧終端。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網絡讓5G終端更“瘦”,隨著云計算、邊緣計算將算力移出終端外,終端配置要求降低,終端體積日漸縮。涣硪环矫,“胖”5G終端讓人工智能更強大,意指5G AI將共同賦能終端產業(yè)變革,5G網絡的大帶寬、低時延、大連接將使AI技術得以快速推廣到更多行業(yè),產生豐富應用場景。

人臉識別終端集成紅外、RGB動態(tài)雙目攝像頭有效杜絕照片或視頻防偽技術。支持人臉檢測、人臉跟蹤、人臉識別等功能。系統(tǒng)平臺有終端接入人員身份核驗系統(tǒng)、人臉識別平臺和智能深度學習算法。對人員進行快速鑒權,輸出核驗結果。支持離線脫機核驗及在線同步聯網核驗。適用于需要人臉門禁、閘機聯動等場所。采用基于視頻流的動態(tài)人臉檢測、跟蹤識別算法。支持指靜脈生物識別模式,具有多源復合驗證模式動態(tài)雙攝防偽,杜絕照片或視頻等防偽技術,支持華為、阿里等公有云、局域網部署。支持 HTTP 4G等對接。

人證合一核驗終端集身份證識別、人臉采集驗證、指紋采集等多功能一體機。 通過采集身份證信息、人臉照片信息運用深度學習智能算法對人員身份進行審核, 輸出核驗結果。支持離線脫機核驗及在聯網環(huán)境下實時將核驗數據同步到數據管理平臺。廣泛用于銀行金融機構、公共服務機構和訪客登記等核驗場合。內置身份證識讀取模塊, 將身份證內數字壓縮相片還原可視照片; 可集成桌面式IC卡識別模塊,支持駕駛證識別,醫(yī)療保障卡; 自動記錄人員信息(身份證、現場人臉圖像和比對結果), 實時核驗同 步信息; 采用深度學習人臉識別算法。支持紅外、可見光人像比對, 識別過程不受帽子、胡須、眼鏡、發(fā)型等面部遮擋影響; 終端采用前后雙顯示屏設計,廣視角高清顯示屏幕,支持強光下強讀; 支持選裝0CR識別模塊、指紋識別模塊和憑條打印等擴展模塊

1394總線維護終端以軍用加固筆記本為核心,實時監(jiān)控識別和記錄總線拓撲連接、設備信息及端口狀態(tài),并對總線數據進行研判分析。含有三個1394節(jié)點共9個端口,分別安裝在三個1394連接器中,1*RJ45,2*USB3.0、2*USB2.0、1*485接口、1*422接口。溫度:-45C至65C;電磁兼容、三防等; 實時顯示總線拓撲連接狀態(tài)、端口速率、端口環(huán)斷開狀態(tài); 識別總線中各設備名稱及當前配置表、邏輯、驅動版本信息; 加載文件選擇后能顯示待加載的配置表版本信息; 直觀顯示加載狀態(tài)、實時記錄總線數據并進行研判分析; 模擬總線節(jié)點( CC 或 RN )按照設置向總線發(fā)送數據包; 支持向總線注入故障,如發(fā)送錯誤數據包,發(fā)送總線復位或復位風暴等

大規(guī)模數據產生于各類終端是人工智能時代一大特點,如果數據能夠在智能終端得到篩選和處理,僅將有價值的信息通過網絡傳至云端甚至于直接可以將用戶需要的結果返回,數據就近處理的理念可以實現網絡帶寬以及數據中心的存儲和計算資源將得到極大的節(jié)省,同時提高了系統(tǒng)效率,降低人工智能系統(tǒng)總體擁有成本。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