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及未來,網絡會變成什么樣子?
【IT168評論】日前,由思科全球發(fā)起的“Networking.Next聯(lián)網未來”線上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此次活動上,未來學家、網絡專家和Cisco首席戰(zhàn)略官分享了對網絡未來發(fā)展的洞察,并重磅發(fā)布了思科《2020年全球網絡趨勢報告》。
回顧此次活動,嘉賓們主要圍繞“當前趨勢對網絡技術的影響;技術轉型的最新動態(tài),人工智能(AI)和自動化給IT員工和IT運營帶來的變化“這三大主題,展開深入的討論。這是一場才智交融觀點碰撞的交流會,吸引了超過1200名與會者,以及近14萬的視頻觀看次數。
▲活動直播截圖
業(yè)務、社會和技術趨勢如何影響網絡的未來
現(xiàn)如今,移動技術正在經歷跳躍式地增長。不管是Wi-Fi、LTE、4G還是5G,用戶都需要跨網絡的一致體驗。與此同時,這些新興技術趨勢也將影響網絡的未來。探索它們將如何影響我們將來的設計和制作,是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
▲Autodesk戰(zhàn)略分析師Radha Mistry
通過跟當今的許多企業(yè)交流,我們得知,每個企業(yè)都會討論如何利用數據,做深入的發(fā)現(xiàn),以此來推動實時決策,從而幫助實現(xiàn)自動化運營。Radha認為,“總體上,網絡本身將打開許多新技能和新崗位的大門,催生新的企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而這正是我們在某種程度上真正探討的影響!
▲思科高級副總裁兼策略總監(jiān)Anuj Kapur
回顧網絡的發(fā)展歷史,產品的每次變化都源于新技術的到來。5G和Wi-Fi 6都將會進一步影響用戶對功能的預期變化。Anuj指出,“不管是網絡連接、帶寬、安全性還是敏捷性,用戶對設備安全保護、管理和展示的需求是體驗一致性,這就需要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的自動化框架。”
由此可見,自動化和分析工具必須結合在一起,而實現(xiàn)這種融合的核心技術是:人工智能(AI)。只有使用機器來增強人類技能,我們才能跟上下一代網絡的復雜性和規(guī)模。AI正在影響IT的各個領域,包括安全性、移動性、用戶體驗和IT管理。
那么,AI給未來網絡帶來最大的影響是什么?Anuj認為,“AI能夠推進對網絡故障根本原因的分析,并且盡快地修復,這對于用戶體驗至關重要!盧adha補充道,“技術的進步十分快速,而政策采納和制定就相對平緩。所以,我們在開始討論AI、隱私和安全時,需要考慮政策問題!
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關聯(lián)的世界,5G和Wi-Fi 6等新技術的發(fā)展,給網絡安全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資料顯示,到2020年,AR/VR的流量將增加12倍,53%的網絡攻擊將造成超過$500000的損失。2017-2022年的商業(yè)移動流量年度增長將達42%,到2021年,50%的負載將在企業(yè)數據中心之外運行。
如何在保障網絡安全和數據隱私的同時,促進創(chuàng)新?Anuj表示,“在IT資產異構化、日益嚴峻的環(huán)境中,供應商逐漸增多,風險源隨擴展面不斷增加。出于對企業(yè)利益的考慮,運營模式的一致性變得很關鍵,企業(yè)需要從可見性中獲得洞察。”
推動未來網絡轉型的重要技術
AI和自動化開始影響網絡的各個領域,而基于意圖的網絡(IBN)可以將各個領域整合在一起。IBN可以彌合業(yè)務部門與 IT 部門之間的鴻溝,敏銳捕捉業(yè)務意圖,并根據意圖不斷對端到端網絡做出相應調整。意圖可以應用到許多層面,例如應用服務級別、安全策略、合規(guī)事務、運營流程,以及其他業(yè)務需求。
據資料顯示,55%的網絡資源用于減少停機時間,27%的IT團隊缺乏網絡轉型所需的技能,35%的IT領導正計劃在2年內建立基于意圖的網絡,50%的網絡戰(zhàn)略師將AI確定為網絡投資的優(yōu)先事項。AI助力SDN向IBN進階發(fā)展,并正在成為網絡領域的另一件大事。
▲思科企業(yè)網絡事業(yè)部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John Apostolopoulos
當AI與IBN融合時,會迸發(fā)出怎樣的火花?John指出,“在AI內部有許多細分領域。我們比較關心的領域是機器學習、機器推理、自然語言處理、運籌學、信號處理以及各種形式的數據分析之類。利用機器推理,可以幫助應用人們多年積累的專家知識,嘗試確定問題所在的根本原因,從而了解解決問題的辦法!
▲思科云平臺和解決方案業(yè)務部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Vijoy Pandey
關于IBN的下一步發(fā)展,Vijoy表示,“IBN做到了在定義意圖時,變得非常正式的流程。類似停車問題,‘伙計,我的車在哪兒?’可以認為是‘伙計,我的數據包在哪兒?’IBN將利用基礎設施層,從多云的角度考慮,使網絡變得更便利流暢。因此,下一個場景應該是‘伙計,我的云在哪兒?’”
值得注意的是,邊緣計算也是網絡領域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在構建網絡、應用程序的方式上,邊緣計算會提供幫助。John解釋道,“在20年前,隨著網絡的迅速發(fā)展,內容交付網絡等出現(xiàn),處理網絡邊緣變得特別普遍,我們的焦點就放在諸如更低延遲、可伸縮性、減少帶寬、可靠性等事情上!
從技術角度來看,影響未來網絡的最大因素是可見性。John表示,“利用受控托管網絡和基于意圖的網絡,我們終于可以實現(xiàn)可見性。事實上,擁有可見性是大幅提升網絡性能和可靠性的基礎。企業(yè)可以對網絡進行優(yōu)化、提高體驗的質量,了解網絡的運行情況,以及及時修復故障等!
Vijoy總結道,“在接下來的十年里,網絡的演變方向要從形式上入手,基于IBN建立網絡模型。未來,我們將看到很多物理層聯(lián)網方式的簡化。與此同時,網絡人員的技能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企業(yè)需要吸引高技能水平的人才,這也是我們需要做好的事情。”
人工智能(AI)和自動化給IT員工和IT運營帶來的變化
隨著自動化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借助自動化來提高網絡的智能性,消除網絡管理方面的一些多余工作,已成為越來越平常的一件事。但與之而來的是,人們開始產生自己的飯碗被機器人搶走的擔憂。對此,Radha認為,“我們不應該懼怕,技術革命總會伴隨一些工作的消失,以及新的崗位、工作和技能的產生。”
▲思科開發(fā)者網絡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Susie Wee
當前,網絡領域的形勢是利用IBN,來收集遠程信息、獲得各種見解,利用充分的反饋循環(huán)做出決策。然而,這會改變人們常用的網絡管理工具,Susie表示,“擁有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人,如何才能利用手頭的新工具進行工作,需要完成充分的DevOps循環(huán),獲取實際洞察、全面部署控制,連續(xù)的反饋周期!
▲思科客戶體驗首席技術官Richard Plane
關于這個新工具,Richard指出,“現(xiàn)在有一個平臺,在操作系統(tǒng)和流程層面通用,并且可以無限擴展。”通過Cisco DNA軟件,您可以靈活地根據業(yè)務需求在云中或本地使用最新的技術創(chuàng)新。簡化您的WAN架構,使其更易于部署,管理和操作。
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傳統(tǒng)網絡運營者還沒做好準備,他們需要的必備技能是什么,并且如何獲取這些技能?Susie認為,“實際上,這些技能包含許多層次,涉及到他們對基礎設施的了解情況,如何安全、可靠、高性能以及利用所需的一切來運營。掌握這類專業(yè)知識,令人生畏又異常重要。”
她還透露道,“在思科DevNet社區(qū)里,我們有一整套面向網絡專業(yè)人員的資源,以供他們參加學習。實際上,從精選的學習內容開始,可以通過學習技能入門,了解當前可以使用的聯(lián)網方面的軟件。就像使用沙盒,您需要將您的網絡自動化。因此使用我們的DevNet社區(qū)來保留套件,然后用該套件繼續(xù)!
▲思科客戶轉型高級副總裁Guillermo Diaz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完善了,技能具備了,還有另一點需要注意。用一個單詞來描述阻礙企業(yè)轉型的最大因素,就是“文化”。Guillermo指出,“心態(tài)和技能組合的協(xié)調一致,這事關駕馭一種文化,確保我們都有很好的體驗。我們要駕馭權力,這樣我們便可以做自動化。”
寫在最后
隨著自動化和人工智能 (AI) 等新興技術快速發(fā)展,網絡的部署和運營方式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基于意圖的網絡(IBN)起到了支撐性作用。在新興網絡趨勢下,思科可以提供全數字化網絡架構(Cisco DNA),以及思科DevNet社區(qū),從而更好地為企業(yè)的IT運營變革提供支持。
了解不斷演變的網絡趨勢帶來的挑戰(zhàn)和機遇,聽取建議掌握主動權,請觀看直播回放視頻,獲取《2020年全球網絡趨勢報告》,洞察業(yè)界最新形勢。
作者:李雪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7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lián)網行業(yè)年度評選
-
即日-11.25立即下載>>> 費斯托白皮書《柔性:汽車生產未來的關鍵》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1月28日立即下載>> 【白皮書】精準洞察 無線掌控——283FC智能自檢萬用表
-
8 每日AI全球觀察
- 1 特斯拉工人被故障機器人打成重傷,索賠3.6億
- 2 【行業(yè)深度研究】退居幕后四年后,張一鳴終于把算法公司變成AI公司?
- 3 AI 時代,阿里云想當“安卓” ,那誰是“蘋果”?
- 4 拐點已至!匯川領跑工控、埃斯頓份額第一、新時達海爾賦能扭虧為盈
- 5 硬剛英偉達!華為發(fā)布全球最強算力超節(jié)點和集群
- 6 隱退4年后,張一鳴久違現(xiàn)身!互聯(lián)網大佬正集體殺回
- 7 谷歌“香蕉”爆火啟示:國產垂類AI的危機還是轉機?
- 8 L3自動駕駛延期,逼出車企技術自我淘汰
- 9 00后華裔女生靠兩部AI電影狂賺7.8億人民幣,AI正式進軍好萊塢
- 10 機器人9月大事件|3家國產機器人沖刺IPO,行業(yè)交付與融資再創(chuàng)新高!
- 生產部總監(jiān) 廣東省/廣州市
- 資深管理人員 廣東省/江門市
- Regional Sales Manager 廣東省/深圳市
- 銷售總監(jiān) 廣東省/深圳市
- 結構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
- 光器件研發(fā)工程師 福建省/福州市
- 自動化高級工程師 廣東省/深圳市
- 技術專家 廣東省/江門市
- 激光器高級銷售經理 上海市/虹口區(qū)
- 封裝工程師 北京市/海淀區(qū)